釋「忍」

「忍」這個字的外形,是由「刃」和「心」會合而成,表面上看,是一個會意字,但其實是形聲字。忍是「从心刃聲」的形聲字。忍有堅柔、能耐的意思。遇事難忍而能忍,猶如心上一把刃,最終能得成功,有道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教孩子心存感謝

面對別人的不友善,以至於使我們犯錯,怎樣教孩子處理這樣的情況呢?我們要教他們心存感謝,感謝別人的提醒,同時,願意给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可以詢問他人,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此就不會茫昧無知了!如果我們不能心平氣和的面對別人的無知,很可能被激怒,甚至與對方理論。理論的結果呢?既不能解決問題,又可能招致更無禮的對待,因此,常懷感謝心,面對不公平,才是處世的不二法則。

釋「家」

「家」這個字的外形,是由「宀」和「豕」會合成的會意字。古代人在家中牧養牲畜,自給自足,生活因此安定。在甲骨文和金文裡,也一樣出現由宀和豕合成的「家」字。每一個家庭,要能自給自足,知足常樂,這樣國家才會安定。摠理國事的人,若能時時為百姓營造自給自足的環境,一定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與愛戴。

批評與欣賞

批評與欣賞是一體的兩面,文學家在批評作品的同時,正是對自我作品的省思,當中也有創意。至於欣賞一篇文學作品,你可以加入主觀成分,但不要忘了客觀的評價。批評重客觀,欣賞重主觀,但兩者都與創作一樣,須富有創新的精神。

釋「善」

「善」這個字的外形,由「羊」、「廾」、「口」三個部分組成,它是一個會意字。「羊」在這裡用的是引申義,表示「美好」的意思。「廾」和「口」也是用引申義,代表「做事」和「說話」,會合這三部分的意思,就是「口說好話、手做好事」就是善的表現。

教孩子面對失敗

失敗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它會挫敗我們的信心,阻擋我們前進的力量。面對失敗,是人生必修的一堂課。一件事不能成功,有種種有形、無形的原因,查明原因,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學會釋懷,那麼,失敗將成為下次成功的基石。凡事隨緣、自在,不怕面對失敗,才是真正的勇者。

釋「亦」

「亦」這個字的外形,是人的兩腋,它是由「大」加上兩點而成。「大」的本義是人正面張臂站立的樣子,在「亦」這個字用的是本義。它是由「大」,再加兩點指出人的兩腋,可見「亦」是一個合體指事字。

蘇軾〈淮上早發〉

蘇軾〈淮上早發〉:「澹月傾雲曉角哀,小風吹水碧鱗開。此生定向江湖老,默默淮中十往來。」這首七絕是蘇軾元祐七年二月,以龍圖閣學士之揚州軍州事時所寫。從澹月傾雲,小風吹水,可見是初春時節。首句輔以聽覺,第二句純粹寫景,全然從美的感受出發。第三句一轉,由景入情,想到自己往來淮上,年已半百,不禁悵惘歲月易逝,餘生有限。這首詩的前半,寫景甚美,後半已覺悟終有老去之時,定能悠遊湖山之間,可說是蘇軾覺醒之語。

釋「久」

「久」這個字的外形,就像「灸灼」的樣子,它的本義就是「針灸」,引伸為「遲久」,後假借為「許久」。為了保存「灸灼」的意思,就再造一個「灸」字還其原,之後,久就用在「長久」、「久遠」上,而「針灸」就一律用「灸」了。

教孩子禮儀

一個孩子,若能拿捏待人處事的分寸,那麼,到處都會受人歡迎。我們要教孩子對每一個人都有平等心,讓別人都能感受到他們的體貼、善解人意。孩子如果在聚會時,冷落了某些長輩,我們也要適時的教導他們,使他們了解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貴人。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