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這個字的外形,是由「虫」和「凡」組成的,它是一個形聲字,虫是形符,凡是聲符。「虫」本義是「蛇」,在此引伸一切的「蟲」。「凡」本義是「盤子」,在此做為「風」的聲符,兩者相加,也就是「風動蟲生」的意思。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襟。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這首詩寫離別,作者順著將別、離別、別後著墨,整首詩不言別字,而以離別之景襯托不捨之情,手法高明。煙水迷濛,淚溼沾襟,起因為何?原是為了飛鳥已沒,帆影漸遠,友人已遠離。自別後,汀洲之上,望著白蘋發愁,思友之情,不言可喻。這首詩以飛鳥沒、一帆遠,象徵身影微渺,無法追尋,是詩人特定象徵的手法。
釋「公」
「公」這個字的外形,由「八」和「ㄙ」組合而成,它是一個異文會意字。「八」的本義是「人的兩臂張開」,引申為「分別」、「相背」,「ㄙ」的本義是「姦邪」,引申為「自私」。「公」的意思是「自私的相反」,所以「背私為公」。
談象徵
象徵有一般象徵,也有特定象徵。一般人會以玫瑰象徵愛情,鴿子象徵和平,這是約定俗成的關係;但是,菊花象徵淵明,蓮花象徵周敦頤,這是因為他們在詩文裡,用這些花象徵自己的志節,這些屬於特定的象徵。透過具體的物可象徵抽象的精神,而由讀者去想像更深的意涵,比起直接敘說,更為耐人回味。
李頎〈送魏萬之京〉
李頎〈送魏萬之京〉:「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這首詩首聯點出題旨,乃送人離別之詩,以離歌點染情景。頷聯道人事,言離別之後,客聞鴻雁之聲,行旅孤獨,定有許多哀愁。頸聯寫關城、御苑之景,想像友人寂寥之情。尾聯警策,勸勉友人莫因長安乃遊冶之處,不思進取,而令歲月流逝。整首詩就題落墨,以景襯情,抒情兼議論,此乃離別詩一貫之基調。
釋「至」
「至」這個字的外形,是「矢」加「一」,它是一個「合體象形」字。「矢」的意思是「箭矢」,「一」的意思是「地」,會合成「箭矢落地」,箭矢落在哪裡,就「到達」哪裡,所以「至」就是「到」的意思。
教孩子面對挑戰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裡,總會面臨許多挑戰。面對他人的挑戰,父母和老師可以教孩子接受挑戰、面對挑戰。對無禮的態度視而不見,對粗俗的言詞一笑置之,對困難艱鉅的任務,勇敢承受,這些都須要訓練。一旦挑戰成功,會產生自信心,面對下次的挑戰,更不會心生害怕。那些蓄意挑釁的人,經過一次次的挫敗,自然失去鬥志,那時候,才是孩子們真正的、最後的勝利。
杜甫〈野望〉
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這首七律,寫出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首聯先是舉目仰望,看見西山皚皚的白雪,望見南浦江上跨越的橋,引起了思念之情。頷聯寫隻身一人,手足遙隔,不禁淚下沾襟。頸聯言自己體弱多病,未能為國奉獻。尾聯寫出詩人一己深切的感受──極目望遠,感到世事變遷,人事蕭條。詩人在時間與空間交迭中,感受到物是人非,時過境遷,不禁體會到人事無常,這也是亙古以來無人能解的愁緒,一經點染,益發打動人心。
花博一景
釋「災」
「災」這個字的外形,是「巛」和「火」的合體,意指河川雝塞,天火為害。它是一個形聲字,可以寫成「烖」、「灾」,指的是「上天降禍」。《說文解字》解釋這個字是「从一雝川」,本義是河川雝塞,引申為「害也」,段玉裁解釋為「天反時」為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