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wl_F7YJ50
作者簡介
王之渙(公元688—742),字季凌,唐代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注釋 鸛鵲:鳥名,嘴直且長,羽毛灰白色,生活在江湖池沼旁邊,捕魚、蝦等作食物。鸛鵲樓位於現在的山西省永濟縣,在唐代是有名的遊覽勝地,因常常有鸛鵲在樓上棲息,所以被稱為鸛鵲樓。鸛鵲樓所處地勢較高,加上樓高三層,在當時已經算是很高的建築物了。登樓可遠眺對面的中條山,俯瞰繞樓而過的黃河,風景優美,所以吸引不少遊人。唐代詩人在鸛鵲樓題詩留念的很多,但只有王之渙這首《登鸛鵲樓》獨步千古。
〈獨家〉鸛雀?鸛鵲?白鸛? 同篇課文3版本
crane stork images
鶴 images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7379?
生字筆順練習:Practice 3 times for each word.
登 樓 入 層 提 描 堂 絕 押 韻 (繁體)
https://tinyurl.com/3utakune
學華語向前走 第十冊 第一課單詞卡 | Quizlet
測試:學華語向前走 第十冊 第一課 | Quizlet
鸛雀樓是中國著名的古代樓閣之一,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被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歷史文化名樓(另一說為黃鶴樓、岳陽樓、蘭王閣、岳陽閣)。
※ 1~1~3~1 絕句(登鸛雀樓) – http://siro.moe.edu.tw/teach/pdf/cht/1131.pdf
比較甲(登鸛雀樓)乙(涼州詞)二詩的內容,你比較欣賞這兩首詩中的哪一首,理由是什麼?
這首詩雖只四句二十字,但結構嚴謹,而且很講究對偶。前二句是工對,平仄及詞性相對,如「白日」和「黃河」、「山」和「海」是名詞相對,而且門類相同,「依」和「入」、「盡」和「流」是動詞相對。後兩句是流水對。流水對的要求嚴格,既要保持詞語對偶工整,又要使前後兩個詩句的意思連貫。「欲窮」和「更上」是動詞相對,「千里」和「一層」是數量詞相對,「目」和「樓」是名詞相對,對偶工整完美,而且兩句之間的意思聯貫而下,藝術技巧十分高超。「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已成為常被引用的名句。人要不斷攀登,才能擴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能力。
全詩意境闊大,氣勢豪邁,語言淺白,情、景、理三者兼備,不愧是傳頌千古的不朽名篇。 《上述資料摘錄自詩文親子學習營》
(260) 《古诗赏析》第18节 王之涣《登鹳雀楼》【学国学网】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362wEYHo8
《国宝档案》 天下名楼——风雨鹳雀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lL4Ga5f7g4
!文字迷宮:【玩法】橫走、直走,從入口走到出口。
https://youtu.be/Ududm8DkW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