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山雨欲來風滿樓

    隨著期末腳步逼近,空氣中迴盪著令人不安的氣息,似乎所有人的神經也跟著繃緊,連走路的速度也不知不覺快了許多。

    我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我第101次守候,終於讓我等到老師的出現了,當下把握機會,立即報告今天發生的事情。「老師,他們忘得很多啊」「哦?」「我今天發……

    五天前

    「老師,那這禮拜要上什麼呢?也是複習?」「是啊!」「摁……也是像上次那樣嗎?」「我想……不然你出一份考卷讓他們練習,如果有好的題目也可以放進期末考試裡。」於是,我的第一份考卷就在這談笑間定案了。

    三天前

    杯裡的咖啡香浸透整間寢室,濃郁的化作裊裊輕煙,這本該是一幅美好的午後休憩圖,如果沒有那些令人頭疼的題目的話。我坐在電腦前,努力地翻閱課本,希望尋求一點出題的靈感,或者應該說,尋找適合題目的靈感。以小學三年級的程度,又是外語學習者,自然不能有太深的推演、判斷題目,但是若只是單純的看拼音寫漢字,我認為又過於簡單,看不出學習成果。到底應該如何做才對呢?我撐著頭苦苦地思索著。再一陣搜腸刮肚無果後,我決定用老方法:就想想以前老師都會怎麼做吧!以前是怎麼樣呢?我想到國高中在檢討考卷時,老師總會說:這題在課本哪裡哪裡,有讀就會哦!也想起之前修「教育測驗與評量」時,教授曾說過:考試不是要考倒學生,而是要測驗精熟程度。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一個測驗學生也檢驗自己的好時機。於是,我開始從學生的練習海裡尋找好用的信息。

    當天

    「好!這樣ok嗎?」接著,我發下準備好的練習卷。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我發下考卷後,就有小朋友開始嚷嚷:「老師,我不會」「再看一下吧!剛剛不是有複習嗎?」「老師,可以看課本嗎?」「先自己寫吧!先寫會的。」「老師……看不懂……」「先看看這個,剛剛說……」最後,似乎真的年代久遠,小朋友都忘得差不多了,在我身前便自動形成一條長長的隊伍,等著我為他們解答疑惑,還有一些小朋友擠不進隊伍也會大聲呼叫「老師!老師!」總之,整個教室頓時成了某研究機構似的,低頭的低頭、討論的討論,每個人都發揮十二萬分的精神來破譯手中的試卷,看到這情形,我感到既有趣又無奈,本意是希望他們能把這份試卷當作一種自我練習,檢閱自己的學習上是否有漏洞,補足或充實之。然而,現在這種「盛況」也不能說不好,我想,我給自己的解釋是:至少,他們有認真地去完成這項考驗,而不是直接放棄;至少,他們在這過程中,會對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再瀏覽一次,而不是空白當機。不過,我仍將此情形拿出來和老師討論。

    出乎意料地,老師對此也表示沒關係,「就當作練習吧」,甚至跟我拿他們這次練習的成績。但是也說,「下次還是告訴他們自己寫,不能問朋友、不能問老師,這樣才知道自己哪裡不會」。我想就某種程度上,這應該也算是小小的成功吧,平常不是喧嘩大笑就是奔跑競逐,而今也能或坐或站地解決問題……加油!你們一定可以的!我也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