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試」這件事

    我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維持原樣。希望這樣會有效,我心裡默念道。

    「今天要上甚麼呢?」「喔!我還是讓他們寫練習卷,不過沒有什麼大變動,跟上次差不多」「這樣也好啊!」會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我認為上個星期的試卷,小朋友多是依靠朋友、老師、課本來解答,所以只能算是一次性地複習而已,縱使有為每個人打分數,但並不能反應其真實學習情形,因此有再測一次的必要.其次,我還是希望鼓勵那些回家有認真複習、練習的人,因為題目與上次大同小異,所以只要有心就能輕鬆解題,當然,為了避免考題記憶效應,我也刻意打亂題目,甚至對調整個大題,就是期望這次能讓小朋友真正地達到考前複習。

    我走進教室,在敬禮之後開始了例行公事──複習課程。「懂嗎?有沒有問題?」「可以懂嗎?」「都ok嗎?」在一陣沉寂與一小群一小群的嬉鬧聲中,我發下了練習卷,我相信大家都有足夠的能力完成,何況題目還和上次差不多,然而,我終究還是太過自信了。「可以看課本嗎?」「不行喔!要自己寫,不能問朋友,也不能問老師」「不懂!」「哪裡不懂呢?」「這個是什麼?」我看了一眼,無奈地笑了:這不是剛剛才複習過嗎?但我還是強打精神「你看,剛剛說什麼?剛剛說……」就在我忙著引導學生回憶時,在兩三桌子的另一頭,已經三三兩兩開始產生研究團體了,幾個人湊在一起就開始討論。我再也按捺不住,只得過去再提醒一次要自己完成練習題,然而,解散了一群,另一群又開始在一頭萌芽,我就在這之間奔波,面對如「雨後春筍」的小團體。我曾試著要大家回位子上,卻收不到效果,甚至已經有小朋友開始玩了起來。也有小朋友跑來前面尋求我的協助,說他不會寫,蠟燭兩頭燒的我,只得一邊誘導、一邊處理嬉鬧事件,整個教室頓時變得鬧哄哄的,我都在懷疑,經過的人也許會以為發生什麼事呢。

    回去後,我就像挫敗的公雞。最後試卷還是如期完成了,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改,因為是討論的結果,所以分數都一樣,也不知道是文化差異還是我表達得不夠強烈,不會的直接尋求幫助,而程度好的同學也不吝惜「指正」答案給不懂的,這都讓我相當困惑:既然上星期已經練習過了,而每次我也都會在發練習卷之前複習一遍,算一算也應該有三次了,為甚麼還是不能獨立解題呢?我懷著深深的疑惑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

    出乎意料地,老師並沒有說什麼,只淡淡地說:「像XXX,平常怎麼叫他練習都不練習,這次他有寫很好啊」回去後,我還是不明白,但好像有一點點能夠理解了,可能真的文化不同、可能是管理能力問題、也可能根本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往好的方向想,願意教別人這樣的想法難道不好嗎?雖然時機不對,至少是不藏私、不是像在台灣偶有耳聞:只要自己好不管其他人的那種;樂觀一點,不是像台灣有些學生自我放棄,直接繳白卷,連基本想完成試卷的學習欲望都沒有的那種,如此,稍稍平撫了我激動的情緒。現在的我只想來杯咖啡,再來點音樂,然後拿著紅筆繼續未改完的練習卷。小朋友們,但願你們有學到東西、我想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好了,是吧?期末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