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背後,是……

    一直有一個想法,或者更準確來說應該是疑惑,很想親自問問小朋友們:為甚麼你想學中文?

    被父母逼迫?還是這是身為一位華人的自覺?為了將來有更多的就業機會?還是只是純粹跟著潮流走沒有特別的想法?我開始回想當初學習英文的目的。結果,只是很沮喪地發現,我也只是希望增強競爭力,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而已。小朋友也會這麼想嗎?這樣算很勢利嗎?「也不盡然吧……」我甩了甩頭,即使目的是希望增強競爭力,其意義也是希望能與人溝通無礙,甚至進階點可以了解一個語言背後文化的含義,才不會貽笑大方,如此應該也算是一件不錯的事,我這樣安慰自己。

    以這為出發點,這次的課程就希望能往「溝通」上面發展,於是在一個個令人想破腦漿的夜晚後,「買東西」這個主題就這樣誕生了。不過我卻遇到了難題,回想我在買東西的時候會說甚麼呢?不外乎就是「這個」、「那個」、「多少錢」,而老闆也大多只會說價錢,再多一點就是「歡迎光臨」、「下次再來」、「買一送一」,似乎沒有更多進一步的交談,這樣課程該如何進行下去?因此,我把腦筋動到已經上過的「量詞」,希望以此為一個輔助練習的效果。首先,先複習已學習過的「量詞」喚醒基模,如:「個」太陽、嘴巴;「顆」西瓜、芒果;「件」衣服、褲子;「隻」雞、老虎、大象……等。確定大家都學會了之後,再給予買東西常用的基本句式:A「請問你要買甚麼?」B「我要買____B「多少錢?」A___/千」,套用剛剛學過的量詞,就可以進行遊戲了。把全班分為兩組,一組派一位到台前預備,接著全班當A、老師當B,當老師說「我要買三件褲子」、「五百」兩位學生就要畫出三件褲子,並寫下價錢才算過關。

    其實,在課程的進行中,有一個令我驚訝的事情。我原以為「量詞」是已學過的東西,對學生來說應該早已經是駕輕就熟了,但卻恰恰相反,學生們還是有點茫然地看著我,只有少數幾位能回答出我的問題,這是一個甚麼現象呢?想來想去便得到了一個結論。因為這堂課的性質較像會話課,沒有一本專屬的課本,
所以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生產,這也就意謂著學生若不即時抄下、寫下課程內容,回家後也就沒有東西可參考了,除非課程內容剛好與原有的課本重疊,這也難怪他們會忘記啊!還有一點,原本設計的內容是讓兩個學生進行AB的對話,那為甚麼後來改成全班和老師呢?這是因為在實行時,我發現讓學生自行選擇要買甚麼東西時,他們反而會愣住以尋求的眼神看老師,而且屢試不爽,不得已才做了改變。這算扼殺創造力嗎?還是他們已經太習慣接收指令了?又或者他們還太小,根本就不足以進行更高層次的思維,只能就現成加以變化?亦或這個課程所教的固定句式已經無形中箝制他們的創意?想想若不會這個句式,單用手比,老闆說完價錢後付錢,似乎也可以買到東西。看來還得加以思考這個問題。

    看到小朋友的臉,就讓我想到那時候的我,不禁猜想:我那時到底都在做些甚麼?考試吧,我猜,我苦笑了一下,「要不要玩遊戲?」「要!」「好,那現在從這邊到這邊是一組,從這……

不要考試之後……

    學生在學習上到底吸收多少,我想這是身為一位老師都會煩惱、頭痛的問題。用考試的方式嗎?這是最直接也最省力的途徑,但若是每堂課都有小考,學生的壓力應該也不小。用抽點的方式嗎?這也是不錯的辦法,然而,這樣也無法確保所有的人都學會,有一定機率的存在。因此,在考量到不給學生出作業、也無考試壓力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將上星期的主題再複習一次,只不過這次換了另一種形式進行,期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語言環境的浸染而達到我們所想要的目標。

    首先,還是與上星期「顏色、形狀」的主題一樣,只不過不同的是,這次先請一位同學帶自己一樣東西上台,然後再隨機點另一位同學回答這是甚麼?甚麼顏色?甚麼形狀?結束後,再由剛剛回答的同學帶東西上台,如此循環下去。會想要這麼做,是因為同學點同學壓力比較小,而且也可以促使他們不得不上台開口說話,最重要的是因為不知道會點到誰,因此能提高整個班級的專注力。接著,再將全班分成若干組,在每組前面擺一張桌子,聽候我們的指令。當我們說:「我要一個白色、兩個紅色的東西」時,學生就要從周圍的環境找出相對應的物品,並說出其正確的中文名稱才算成功。其實整個實行下來的結果,在學生的專注力上是很加分的,因為這是一個團體合作的例子,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然而,缺點就是之前碰到過的「公平性」問題。這是一個比誰最快的遊戲,所以每組收集好東西時,就會搶著要老師過去聽他們說,但是老師只有一位,有時真的速度相當時,就會很為難到底應該要去哪一邊。這就造成遊戲進行下來衍生了不少紛爭,即使老師已經進行判定,學生仍會爭執誰最快而吵架、打架,這是要特別注意的部分。像之前就有發生學生因為不滿判定而爭執推擠,這時身為老師也只能安撫學生情緒,並強調自己的客觀性,同時也要求學生遵守遊戲規則。

    其實,同樣的主題會想要上兩次還有另一個較私心的理由。因為第一次在上的時候,發現學生竟能正確地說出顏色、形狀的英文卻說不出中文,在大嘆可惜之餘,便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讓學生學會這幾個字。

    「我要一個白色、一個綠色的東西」當我下達完指令,又有一群傻傻的學生源源不絕的塞給我他們所有能看到的白色、綠色的東西,我無奈地笑了笑,心想:不是應該放在桌子上,然後叫我過去看嗎?再仔細看了看手中的物品,我想,他們並不傻。至少他們拿對了顏色,至少他們有做到我所想要的,至少他們開始動起來了。如果這股傻勁維持下去,小孩們,你們的未來無可限量。

滔滔不絕v.s.沉默是金

    在中文課上,如果有小朋友不願意開口說話該怎麼辦呢?這一直都是我們煩惱的問題。

    其實,關於這件事我也掙扎了很久,站在老師的立場,當然希望學生能多多開口、多多練習,那怕只有一點點、只有幾個字,身為母語者的我們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他的意思,進而幫助學生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如此中文才能進步,然而學生呢?他們也是這麼想的嗎?我想到了我以前學習英語的情形。以前,因為個性害羞也害怕說錯,所以不太敢在老師甚至大家面前說英語,總擔心一不小心就會被笑,因此只敢默默記下來、默默地說、默默學習,我在想這樣一定不好嗎?我也沒有不認真,只是不太喜歡開口而已,這樣的學習有問題嗎?而現在,是不是也有學生跟當初的我有一樣的想法呢?如果是,那我們又應當如何取捨?是要強迫其開口說話進步還是要順應性格讓其默默學習?

    討論許久,我們決定採用開口說話的方式,讓每個人至少都能說到一點,因為想要進步迅速,在會話方面真的要多說,我們也不希望一堂課下來都沒有練習到,這樣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了。當然,我們也加入了遊戲的成分,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讓學生沒顧慮地說話,甚至說錯也不怕的課室條件。一開始,先教學生「顏色、形狀」,問問學生有甚麼東西是紅色?甚麼東西是長方形等等,出乎意料之外,學生反應熱烈,會不斷拿起身邊的東西來向我說:「老師,這麼是白色」、「那個是黑色」,而這時也把握機會教導學生身邊物品的正確說法。接著,再把全班分為兩組、把每個學生編號,1號對1號、2號對2號,然後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瓶子。接下來請每組1號出來,當聽到我說:「某某顏色或形狀」時,就要去搶放在中間的瓶子取得發言權,搶到後再說出有甚麼東西是該顏色、形狀才算成功。會想要玩這個遊戲,是因為這樣可以不知不覺讓每給學生都參與到、開口,也能順便觀察每個學生吸收的狀況,以做為日後進度上的調整。

    不過這當中也發現一些小問題。像是常發生學生搶到瓶子後,不知道有甚麼東西是該形狀,就會愣在原地,甚至還有聽不懂題目的情形發生。對此,我所想到的是下次在進行遊戲前可以先告知要玩遊戲,提高學習意願和專注力。另外,當台上學生回答不出來時,有些台下學生就會忍不住想要告知答案,結果就是引起另一組的不滿而吵架,甚至一言不合落淚,我想對於「公平性」小朋友是很在乎的,那怕只有一點點也不行,即使我認為這也沒什麼。針對這項,也只能在設計活動時,要提醒自己想得全面一點,模擬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才不會有問題。整體下來,這個方式還不錯,讓所有人都有機會開口,雖然仍有不少在狀況外,一上來就傻站在那不知道要去搶瓶子,但大致看來此活動還算及格,只是可惜了瓶子,才用一天就已經被小朋友扭得亂七八糟,看得我是苦叫連連。

    如果說中文就像玩遊戲時那樣順暢、自然、毫不猶豫,如果學習的意願就像搶瓶子時的那樣專注、狠勁、勢在必得,我願意、我願意再花多點時間想好的活動、適合的遊戲,只願你們能夠多說點、多學點、多快樂一點。Smile

點、線、面

    一個又一個的主題,好似一個又一個的點,散布在學生渴望滋潤的腦海中,試問: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方法將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主題連結在一起呢?這是最近我們在思索的問題。

    於是,我們打算把前一次和這次的主題相結合,再加入一個語法點揉合而成,主要是希望學生能運用「()(地方)(動作)」這個句型來表達想法。一開始,先向學生解釋「在」的意思,有inat之意,接著舉幾個生活中常碰到的例子,如:「我在學校讀書」、「我在家裡睡覺」。結束後,就是點學生來照樣造句,也算是希望學生能牢記並活用。此時,也穿插一個小活動,先請全班站起來閉上眼睛,接著聽我們念的句子,如果認為是對的就用手打圈,不對就打叉。這時,我們便可觀察那些學生答錯就請他坐下,而剩下站著人數最多的組別就可以加星星,這樣做法也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能掌握此句型的重點,也方便我們隨時調整進度。等班上都差不多時,便可進行下一個遊戲。先發下預備的紙,請學生在上頭寫下自己的名字後,接著就放入準備好的袋子中,原先,也打算讓學生也寫地點、事件,但是實際執行時,卻發現學生認識的字還不夠多,所以會一個個跑來前面詢問該如何寫,就造成時間的拖延,又或者幾個好朋友之間的答案完全一樣,也會造成遊戲難以進行下去,因此,討論過後,我們便決定地點和事件先由我們寫完放入。接著,每組各選一位出來抽袋子裡寫好的籤,然後在白板上畫出該圖形,最後再寫出整個句子,如:「Tony在海邊游泳」才算完成。

    而在這之間,我們也發現些許的問題。像是地點和事件我們盡量挑選之前已上過的,但是仍有學生忘記就必須還要再解釋一次,因此,針對這點,我認為我們應當在遊戲前先複習一遍,引起學生的基模,才會進行得更順利。而在這之間,我們也發現,也許受到母語干擾的影響,學生容易把句型說成「()(動作)(地點)」,尤以三、四年級出錯比率偏高,而針對這點,我認為就是不斷地練習、強調以期讓學生記住。而根據這項,我也在思考一件事。可能六年級學得較多,這個句型對其而言並不算太難,所以導致在遊戲時,我發現有些學生似乎感到缺乏挑戰性便開始自顧自做自己的事。也就是說,我們是否要針對五、六年級特別再設計另外的主題?或者根據現有的主題再往下加深加廣加難呢?又若是每次都更換主題,會不會有耗竭的一天?而往下加深的話,這個句型又該如何應用變換呢?我想,這是我們仍須再三思考的事情。

    看小朋友畫圖是我的一大樂趣。天馬行空的想像,雖不完全和現實一樣,卻散發著一種純真、一種活力、一種簡單不複雜,就如同他們現在在學華語一樣。期望我能給他們最好的,能給他們一種簡單、一目了然的學習方式,能在上完一堂課後,不知不覺就吸收許多、不知不覺就功力大增,我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