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四:「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
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這首詩寫客居在外,自傷暮春晚景。詩一開始,
即以誇飾手法言己腸斷晚春,感歎遲暮。此時獨立芳洲,眼前唯見柳絮隨風舞
,桃花逐水流,但覺其顛狂、輕薄也。詩人見春天之美景,道出心情之寫照,
景物雖美,但若不合心意,則只見其輕狂罷了!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四:「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
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這首詩寫客居在外,自傷暮春晚景。詩一開始,
即以誇飾手法言己腸斷晚春,感歎遲暮。此時獨立芳洲,眼前唯見柳絮隨風舞
,桃花逐水流,但覺其顛狂、輕薄也。詩人見春天之美景,道出心情之寫照,
景物雖美,但若不合心意,則只見其輕狂罷了!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三:「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
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這首詩藉燕子的輕侮寒士,言世人不尊重知識份
子。江上燕子頻來看顧,本是一件好事,然詩人此刻的心情是沮喪的,所以認
為燕子乃因寒士茅簷低小,故來相欺,此是想像豐富之故。既言燕之欺人,故
緣此道出牠點污琴書,低飛傷人。燕低飛是否能傷人?若以燕視人,則小人常
欺君子,手法不一,可以想見!
黽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青蛙的樣子,所以《說文》解釋為「鼃黽也」。
黽畫出青蛙的全形,所以它是一個象形字。黽也是鱉、蜘、蛛、蛙的異體字。
黽的常用詞有:黽勉同心、黽勉戮力、黽勉經營、
黽勉之間、黽勉從事、難於黽從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
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這首詩寫作客之愁,由客愁衍生出整組
的詩。先言人在客中愁,無奈春到眼前,無心賞花,花愈惱人。春色一到
,花開得深淺有致,高低錯落,鶯啼也不間斷的,勾起客愁。花愈惱人人
愈愁,人愈愁則花愈盛,將花與愁聯結得十分緊密。其中「造次」、「丁
寧」,一雙聲、一疊韻,更使得詩中的節奏綿密。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二:「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墙低還是家。恰似春風
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這首詩充滿詩人對事物的深情,並表現對家的想念。
先是以桃李有主,墻低是家,說明家鄉雖遠,然心繫念之。然後說如今作客在外,
春風相欺,故夜來折花,令人感傷。墻低仍是家的概念,正是情感深摯的表現,
而春風非人,何以相欺?此乃是擬人手法,也是詩人心中的移情作用啊!
未來主義在1909年首次發表未來宣言,至今正好100週年。一群未來派藝術家,
如:馬里內蒂、薄丘尼、巴拉等,利用斜角的形狀,以及冷暖、明暗的色調,表
現聲、光、色的速度與同時性。他們表現的光與影,不只是三度空間,有時更是
四度空間的交疊,充份展現了他們的想像力與創新精神。這個畫派以海報宣傳的
方式傳達他們對藝術的熱情,並試圖將生活、時尚、設計、工藝等融入畫風中,
展現了充滿冒險、批判的精神。
學歷不等於實力,得到學歷卻無法為人所用,則等於實力不足。父母與師長
要怎樣指導孩子累積實力呢?首先是讓他自動自發的學習,其次是培養他的耐
力,然後是告訴他事情未成功前,不輕易的說出去。許多事本在預計中,卻常
發生變化,就是因為不能保守祕密,因此,告訴孩子埋頭努力的同時,還要懂
得預防其中的變化,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
千紅總是春。」這首詩寫心境悠然,則萬物皆春,由景入情,頗富哲思。大抵
春日尋訪郊野,無非賞花遊玩,然詩人從中體悟到「萬紫千紅總是春」,點出
了一個人若能改變心境,自然會看到不同於他人的風景。
黑這個字是火燄從煙囪冒出,意思是火所薰的顏色,它是一個會意字。
這個字當做「黑色」解釋,用的是假借義。
黑的常用詞有:黑白分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白守黑、
月黑風高、混淆黑白、昏天黑地
杜甫〈初月〉:「光細弦欲上,影斜輪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這首詩寫上弦月,透過詩人的觀察,描繪出對月的感覺。首先,寫上弦月,說是月輪未穩,故只見其細弦,充滿想像。其次,寫天空之闊以及月隱雲間,形成明晦的對比。五、六句寫月自古而有,然人對月的感受不一。最後點出此時是秋月,「菊花」一語,已道出端倪。今日恰逢日偏食,所見有異曲同工之妙,杜甫詩之精工,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