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意思

日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太陽的外形,本義是「太陽」。因為太陽光是精光充實的,所以又引申為「充實」的意思。

日的常用詞有:撥雲見日、風和日麗、來日方長、

                  黃道吉日、日行一善、偷天換日

閱讀的重點

當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其實是在建構文章的意義。如果我們不認識文章中的字、詞、句,其實是無法閱讀的;然而,如果我們認得這些字、詞、句,我們將很容易找到文章的線索。所以,閱讀的重點在了解文義,而後將書面語轉化成我們可理解的口語。一篇相同的文章,因為閱讀者不同,往往會建構出不同的意思,多閱讀可以使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的掌握文章的重點。

康德看聯想

康德將聯想分為兩類:純粹的美和有依賴的美。只就藝術的顏色、形狀和聲音等欣賞其本質的美,即是純粹的美;有依賴的美,則是因為聯想,欣賞其內容、意義等,而非藝術本身。前者是講究藝術的技巧,後者則就藝術所傳達的內容,進行審美。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這是一首抒情詩,寫候人不至的心情。首句點明時已黃昏,群壑昏暗,此時松間月透露微涼,山中泉風清習習。山中樵夫已各自返家,林中鳥兒也已棲息。所等之丁大雖未能前來,但詩人仍抱著一絲期待,獨擁舊琴以候知音。整首詩順時間推衍,寫出候人不至的心情。等候之人未能前來,仍深情以待,可見詩人之情深。

藝術的傳達

「成竹在胸」、「意在言外」似乎都說明了藝術作品可以不借由傳達,就可成形。但若不經由傳達,如何被認可呢?假如一個畫家,不畫半件作品,而自稱是藝術家,相信大家一定不會認同。因此,藝術的傳達是很重要的。除了自己覺得作品不錯之外,藝術家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藉以激勵他創作出最好的作品。

華語教師的發音

要當一位華語老師,首先要能說字正腔圓的華語。畢竟學生要學我們的發音,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聲、韻、調都唸不好,如何做示範呢?所以,平日裡我們可以看語音學方面的書,了解華語的發音部位和方法,並留意自己的口齒是否清晰。假使遇到學生發音不準確,我們要觀察他的脣形,判斷他舌頭位置的高低,告訴他如何發出正確的音。

虎的意思

虎這個字的外形,就像是畫一頭老虎的樣子,它是一個象形字。部首中的虍是虎頭的形狀,虍部其實可改為虎部。

虎的常用詞有:龍騰虎躍、龍蟠虎踞、龍韜虎略、龍行虎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調虎離山、狐假虎威

教孩子心理準備

當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先有心理準備,就不會感到驚慌失措。所以天氣漸冷,我們要告訴孩子多添衣服,預防感冒;要開學了,提醒孩子早一天寫好寒假作業,以免開夜車。凡事做最好的準備,也做最壞的打算,讓我們隨時保持警覺性。父母在事情未發生前,要先告訴孩子後果,讓孩子做選擇,但話千萬要說得短,不要變成習慣性的嘮叨,否則會適得其反。

杜甫〈水檻遣心〉其二

杜甫〈水檻遣心〉其二:「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葉潤林塘密,衣乾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從夜雨發想,言微雨漸晴,眼見雨時林塘葉潤,如今放晴衣乾席清,心情也漸好轉。然低頭一想,身若老病,要浮名何用?於是淺斟低酌,希望不負此生。詩人因雨訴晴,方喜轉憂,因病欲棄浮名,把酒聊慰平生,詩意跌宕起伏,結語細潤有味,穿針引線的工夫,自是了得。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人開軒望遠,盡情攬勝,只見曲岸蜿蜒,江水澄淨,處處是幽林、晚花。從眺望中,也觀察到了魚兒趁細雨之時,浮漚水面;燕子在微風之中,斜飛姿態。此時望著三三兩兩的人家,想起了城中萬戶燈火的情景,恰成一強烈對比。歷來詩家甚賞其「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除了對仗工整之外,更看出大詩人體物精微,令人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