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意志世界裡,會分辨美醜、善惡、對錯,
一旦有分別心,我們就會不快樂;然而,在意象世界裡,
我們只看到顏色、形狀、聲音,世界是一個美麗的畫面,
可以使我們忘憂。我們要學習欣賞美好的事物,
而不要只憑好惡來論斷事情。
當我們在意志世界裡,會分辨美醜、善惡、對錯,
一旦有分別心,我們就會不快樂;然而,在意象世界裡,
我們只看到顏色、形狀、聲音,世界是一個美麗的畫面,
可以使我們忘憂。我們要學習欣賞美好的事物,
而不要只憑好惡來論斷事情。
孩子與朋友在一起,我們要教他學會分享。
當朋友有高興的事情,想要慶祝一下的時候,
我們要告訴他如何和朋友同樂。
一杯汽水、一塊餅干、一席話,
大家開懷的閒聊,可以紓解平日的鬱悶。
如果只是一味的拒絕別人,那麼,當孩子心情不好時,
朋友也不會理他的。
進行語文教學時,有效的提問很重要。
教師可以設計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封閉到開放的一系列問題,
讓學生漸次的學習到深入的內容。
從字詞的提問到句意的了解,從段意的摘取到大意的掌握,
再從一般的問題問到特殊的問題,可收全面理解的功效。
仌是冰最初的字形,本義是寒冰。冰做凍來解釋,用的是引申義。
至於凝,則是冰的假借義,做「凝結」解釋。
仌的字形象寒冷之冰狀,所以是象形字。
冰的常用詞有:冰山一角 冰凝神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消瓦解
演說分演和說兩方面,但以說為主。
說的內容必須口語化,所以有些文謅謅的話並不適合用在演講稿裡。
演講時最重要是指出題旨,有方向感,所以一開始破題很重要。
演講時,如果能以相關的詩詞破題,可以給人美的感受,也顯出你平日的用功。
文學是一種美學,文學作品想傳達的,就是「美感」。
當我們欣賞一篇文學作品時,往往被作者構織的畫面吸引著,
以至於流連忘返,那是因為你直覺作品中畫面的美,
不自覺的墜入作者所構織的情境中。
那是一種美感經驗,也是一種形相直覺。
八的線條,是象人兩臂張開的樣子,八是「臂」最初的形狀。
由於它是手臂的樣子,手臂又是具體的物象,所以八是象形字。
八的引申義是「分別」,至於做數目字的「八」,則是假借義。
八的常用詞有:八面玲瓏 八仙過海
才高八斗 十八般武藝
指導學生閱讀一本書
要先指導他讀序言
序會告訴我們
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
怎樣寫成的 為誰而寫的
有了基本的了解
再教他們以句為單位 摘取段意
以段為單位 了解全書的大意
最後摘取這本書的警句 做為寫作的素材
有時候,孩子會受到曲解、誤會
聽到打擊他的言語,這時,他會難過的對你訴說。
我們可以聽他把話說完,告訴他你了解他的心情,
但重點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反省,告訴他:
如果我們沒有做錯,就不必自責、傷心,
而是要原諒對方一時的犯錯。
孩子如果被別人拒絕、排擠,
最明顯的表現是頭低低的、
無精打采的樣子。
我們要告訴他:
「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
當我們自覺做好了某些事卻不被認同,
改進就是了!」
讓我們教他「如何改進」才能把事情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