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已是在漢城華僑小學實習的第四週;即將滿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光,與之前最大的不同,是在於針對兒童的"外語環境教學",是完全沒接觸過的教學場域。
我所教學的對象大部份是低年級的學生(小學三年以下),而國籍為韓國國籍,並非華僑子弟,因此可說是相當符合SLL的情況,但是僑校的韓籍兒童們,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都只聽得懂一般的教室用語,以及最基本、簡單的華語溝通字句。因此在教學時,如何擇選教材,以及如何進行教學都是每天課後必須進行反思之重點。
目前來說,進行課堂秩序掌控是我還必須要加強的部分,由於孩子們會認為"中文會話課"的老師不是導師,無法進行處罰,都會有點兒頑皮、難以掌控,常常還會故意裝作聽不懂中文,繼續耍賴吵鬧,這樣的情況到了最近、開學一陣子對校園熟悉後,越來越常出現了。這時有效的獎賞制度就可以稍帶來成效,譬如說吵鬧的孩子下課沒有糖果可以拿;太頑皮的學生假裝要帶他們去訓導處,目前得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掌控。但是目前的一個心得是,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太兇或是大聲責罵,其實是沒有用處而且孩子們也會感到疑惑的。所以教師得花更多的耐心、時間來向孩子們勸導。這是目前我在課堂掌控上最大的成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