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的週記特別想強調籃球隊的訓練方式,籃球隊課堂教學,教授籃球專業術語,包含強調以往教過的詞語:"邊線、終場線、中圈、罰球線、走步、兩次運球等";並且新增"違例(violation)、Box out、traveling 、跳球(jump ball)、兩次運球(double)、過人(crossover)、禁區(Zone)等",往後也會重複說明,以松山高中 黃萬隆教練以國際語言訓練之理念方式為依據,培養學生習慣聆聽正式而統一的術語為最終目標,如此以來也可培養學生自行觀看、解讀比賽的能力。
目前兩岸對於籃球術語的翻譯仍舊有著不小的差異,因此,在僑校如何使用翻譯術語來教學是一大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人仍舊偏向使用原本術語的原始型式來教學,也就是講解術語時使用英文。如此一來,往後學生與其他國際學生交流時,就不會有溝通上的落差。
觀察了二年級孩子的上課情況,大家發言的情況都很踴躍,但是難免會有些孩子在課堂上神遊太虛,不過大致上可以看出二年級的孩子的確比一年級的孩子更能習慣坐在教室內乖乖的聽講,只是比較可惜的是他們玩遊戲的時間減少了很多。同時,這一週結束了二年級國語課的第十課,身為一位新手教師,對於每一堂課的進度、時間掌握,的確還欠缺了不少火候,但是對於電子白板又有更深的了解了。 又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尤其是如何掌控學生的情緒。最近的會話課發生了兩個學生吵架的事情(一年級),因此,影響了其他學生上課的情緒。但是考慮到這個孩子都不是特別吵鬧的孩子,所以我採取了在課後留他們下來勸導的方式,告訴了兩個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衝突,並且要求兩個孩子想一想有沒有做錯的地方,然後再要他們互相道歉,然後抱一抱,化解一切不開心,果然孩子們就破涕為笑了。 我想這樣的解決方式也是觀察了老師們的班級管理方式後得到的啟發。以耐心的方式聆聽孩子們想說的話,不要一開始就責罵他們。我想,這方面的成長得歸功於這幾個月來向導師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