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週 實習週記

    多數學生進步了,不管是寫字、課堂習得程度或是考試等,吸收得越來越好。一個班級的經營、建立,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一開始彼此陌生,到了後來兩邊慢慢地磨合,師生會越來越了解對方的習性,進而讓一個班級漸入佳境。現在我教了五個月的書了,眼中學生學習比以前更好,我上課的速度可以變快了些,全都是因為大家的認真與進步。看見學生越來越熟悉我和華語,身為教師,這真的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CEC小學部星期六有開額外課程,這個計畫當初是由邱裕文老師和董事策畫,課程內容包含閩南語、寫字、書法、說話、音樂,星期六課程是非強制性的,學生可以自由參加。然而因為1開課人數不穩定(現在平均學生一個年級到課約五人);2課程安排沒一致性(一至三年級教師採專任,且會輪班換科;四至六年級教師一人上三小時不下課,課程內容不定,教師必須自己想辦法,多作補充教材給學生);3邱老師先前曾擔任書法老師,然而九月後似乎因忙於私事,所以未到課教學,十月來過一次,導致書法課程不是每禮拜固定課程,小學主任和教師必須要隨機應變、更換教師及課程;4偶而會有多餘教師情況發生,有時候由於到校人數過少,中高年級相互合班上課,六位老師到校,卻只開了四個班級。沒辦法,學生人數實在不多,學校也希望能減少教師或是硬體開銷。 即便週六課程因為上下沒有完善的規劃、溝通,建議和方式的來往有實踐上的落差,以致至今問題還真不少。不過說到底這都是學校董事的一片好心和熱情,初衷是希望可以藉由額外課程,幫助學生學習更多、更好,值得鼓勵。至於我們既然身為課程執行教師,當然要肩負起學校王董事的期許,秉著教學的熱誠為學生上課,以達到最大的助益。 星期六課程每次教師可領取350披索加班費,學校到現在已發出六月至九月的週六加班薪資。奇怪的是我們三個實習教師雖已收到薪水,卻獨缺七月的那部分,據說其他老師都已收到薪水入銀行帳戶,我們三個卻唯獨沒有七月的薪資。上星期和代理校長施能燦行政主任說起這事,他表示會向當初的計畫負責人邱老師做一番了解,但怪的是教師出缺勤表向來都是由小學主任負責,所以前天施能燦主任又向小學主任說他會到會計那兒再問問,真是令人費解。 兩個多月前,有天網路突然斷了、市內電話也不通,原由是學校忘了按時付帳單,以致被通訊公司斷線。隨後在小學主任(即舍監,施虹妙主任)的幫助下,她前往通訊公司重新列印帳單,再交至施能燦主任請他批核會計繳費,因此我們約一星期後又重新可以上網。謝謝施主任的即時協助,她是舍監又是小學主任,於公於私她都幫助我們很多,非常感恩。

第二十二週 實習週記

    10/29~11/7是學期交替的假期,共放了約十天的假期。學生一定樂翻天,十天不必上學,睡到自然醒、玩樂,真是有夠快活,以前當學生時最快樂就是遇到放假。我們三個實習老師也一樣,享受悠閒的假期,當然其中還是曾到校計算學期成績、辦點公務。

    五個月了,在異鄉第一次待了這麼長的時間,第一次進入職場工作,第一次體會除了當學生以外的辛酸和成就感,第一次帶班,第一次認清社會殘酷的現實面,第一次每天煮晚餐吃…等等。到菲律賓實習體驗了很不一樣的生活,感謝僑委會、文藻應華系、CEC,感謝截至目前,讓我痛苦成長的那幾位,感謝異鄉中遇到的貴人。人生還很長,所以先試試被人加諸莫須有的罪名是什麼滋味,沒錯,先來點經驗是好的,加強將來的抗壓性。三個月前,每當我感到心理不平衡,或是覺得真的冤到喘不過氣時,朝這個方向想想會使我舒服一些。

  以下是近來的一個小心得,由於我的國籍是中華民國,而非某個地大物廣的國民,由於我的父母家庭、成長教育背景,導致我不夠野蠻、霸道、無理,我不撒謊成性、顛倒是非、誣陷他人,我不為了目的不擇手段。我知足、講理、心軟,所以在這裡教學生活會被人欺壓得相當冤枉,但起碼我對得起自己,我敢抬頭看著神明,我不管那些某國籍黑心肝年輕人、以及青天白日國籍的年紀不小造謠者,管你們的,我祝你們繼續照你們的方法活得精采。

第二十一週 實習週記

    原本十二月會舉辦軍歌比賽,現在改成聖誕節活動節目表演,所以每班要練習歌唱以預備上台表演。小二唱的是「踏雪尋梅」,蠟梅象徵冬季,歌曲節奏輕快又歡樂,整首歌不會相當長,非常適合二年級孩子演唱。一年級的表演歌曲是「天黑黑」,本校大多數中文老師幾乎是用閩南語教中文,這些華人老師多為福建人,小學主任說小孩子唱閩南語「天黑黑」很可愛,所以就這麼定案了。其餘的年級多選擇聖誕中文歌曲作為表演節目。主任明示本週教師的最大功課就是在下週放假前多讓學生練習表演歌曲。

 

    小學部這星期好幾天當中,共有三位老師因公出差,所以需要代課老師。三位代課老師其中包括中學生兩位、台灣來的邱裕文老師,中文課時間是每位中文老師上課的時間,當然要找的是該時段不必上課的「老師」幫忙。真的要謝謝他們幾位,沒有他們幫忙,小學主任一定很頭痛,一時間要上哪裡去找三位老師。這裡的教師制度還不夠完善,CEC中文教師的產生大部分都是具有華人背景,會說中文或閩南語,由他人推薦或是已有教學經驗,當然本身學歷也要有基本門檻。本週有位代課的中學生就是這樣,明年她會從學校畢業,一畢業即到小學部教書。辦公室有位淑錦老師已經快六十歲了,她從十八歲開始教書至今,她大學主修財經還是管理之類的科系,但她最熱愛的是教書,所以畢業後她就一路專心教書。當時沒有應華系或是華語教學之類的課程,她用熱情和華人背景造就了幾十年的教書經驗,不停從經驗中學習、磨練自己,我非常佩服這種敬業的精神。

第二十週 實習週記

     在職場工作時,如果發現上司因為不想惹麻煩、生事,居然幫同事對外扯謊,繼續縱容同事做些不太合常理的事情,此時一樣身為下屬同事的其他人該怎麼辦。眼睜睜看著上司包庇自己同事嗎?還是告發那位同事的作為,等於進而公開上司的謊言?說到底,這社會依舊是現實殘酷的,權利小的人們很難跟隨自己的良心發言、做抉擇,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聽實話的,我想還是隨機應變吧。

    以下是另一個情況,要是公司上級決定了一個新的政策,但所有同事認為不可行且不合常規,因此針對此事向上反映,並且說明不會配合不合理的新政策。面對這窘境,公司的新進員工到底該如何應對。若是菜鳥不配合公司新政策,則上級可以拿這作為藉口炒他魷魚,甚至記上他一筆汙點;但若是盲目配合,有可能會被當作是與其他辦公室裡的員工唱反調。最後的無論決定是否違心,都會牽扯到相當大的層面,不容易呀。

    我到這裡教書,名義是進行華語教學實習,然而事實上就如同進入社會一般。以前在學校上課,雖然課業、實習、外務多,但日子總還算單純、愜意;現在不同了,我是小二甲導師、學校的教職員,我在CEC受的待遇、責任和壓力,等同於正規教師。人生還很長,我要見識、學習的事情還多著呢。

第十九週 實習週記

     週一是民國一百年十月十日,中華民國生日快樂!僑委會10/9舉辦國慶聚餐,許多僑校教師、委員長官和宿務僑委會相關人士出席,包含駐馬尼拉李大使及梁崇禮組長都到場。第一次在國外過國慶,第一次離鄉背井長達數個月,第一次體驗什麼是社會現實面,再加上今年是民國一百年,意義尤其重大,所以特別感動。餐會上有很多僑校學生的表演,印象深刻,當舉起國旗、唱起國歌、〈梅花〉等歌曲時,不禁意想到在這裡的一些處境,難免有點酸酸得。相當感恩我是台灣人,我不撒謊、不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我對得起我教的每一個學生,我絕沒誤人子弟。另一方面,我也有所學習,學習什麼是忍耐帶來相安無事,學習只要對得起自己,就可以釋懷他人的造謠。

 

    之前我的同事英華老師和亞純老師問過我一些事,但我真的不清楚該怎麼回答,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答案。他們問,「台灣派老師到國外教書要有什麼條件呀?如果完全沒有教育背景也可以嗎?」我老實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因為我們三個很清楚是華語教學實習,僑委會和雙方學校都非常明白我們是什麼身分出國的,至於當初甄選條件當然是依學校而定。有無教育背景的話,我是不清楚其他計畫出國老師背景是怎麼樣,但若是像我們一樣這種出國的實習老師,基本上一定是與應華系相關的大學生。接著他們又追問,「派出來的老師不一定要學校教書是嗎?當行政人員、秘書也可以嗎?要是派出的老師週一到週五正規上課時間都不必教書也行是嗎?」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對話,我是不知道其他老師情況怎麼樣,但像我們三個這種的實習老師是鐵定要教書的,我們正規上課時間有帶班教書。我們也額外上週六的課輔,雖然週六也是學校安排的課程,但那不是強制是自由參加的,所以學生確實不多,課程內容、教師人數變化彈性也大。然而學校既然有心讓學生額外上課,我們幾個老師當然配合。教書是必然的,要不然我實習什麼呀,我一方面教授學生中文,一方面當然自己也要學習當老師呀,總不可能成天打字、跑腿當祕書,那不是我來這裡的目的。以上全部的內容,都是我向辦公室裡有疑問的老師們解釋實際情況,真是抱歉除了我們自己的情形外,我實在不清楚其他很多事情,所以無法解答他們的疑惑。

第十八週 實習週記

     因為下星期就要月考了,所以本週加強複習,月考範圍三四五課共三課。星期四考了三課的總複習考,發現學生第三課幾乎都忘了,本來學得很熟的生詞,因為時間一拖長就給忘了,現在他們最熟的是第五課。好險離月考還剩下幾天,快點溫習第三、四課還來得及。

    畢竟自己是新手教師,且大學時主修並不是國小師資教育,這次教學對象又是不熟悉的外籍小學生,當然我要慢慢著墨、調整的還有很多方面,平時上課、課程進度的時間配置,我都需要再加強。由於CEC常常安排時間舉辦聽寫比賽和寫字比賽(一月一次)、唱歌比賽(一學期一次)、朗誦比賽等,有時候也會需要教師訓練學生節目,以應付一些活動的表演。CEC的老師們有相當的經驗可以隨時配合學校臨時的要求,小學部主任更是非常能隨機應變,老師真的不簡單,對外對下對上都要兼顧。

    之前僑校教師節慶祝大會上遇見普賢中學的替代役男,本該是我們同事的老師,由於政治敏感、身分特殊所以才改為到普賢去的。那邊還有其他的資深台灣老師,她非常照顧兩位役男,看起來都過得很不錯,為他們感到高興。和他們閒聊了幾句,覺得很開心同時又有點難過。其中的「出來就不要怕人說閒話」,這話讓人五味雜陳,我只是小小的實習教師,大學剛畢業,面對社會還在摸索、適應當中。我當然知道只要行得正、坐得直,那麼就不怕面對自己的良心;但有時別人背後的惡言中傷,要完全坦然面對真的不容易。

第十七週 實習週記

    以前大學上台試教時,需要寫板書,台下老師看到我的「我」字筆順有誤,事後特別指出糾正。身為教師,你的一言一行,口頭禪、筆順錯誤都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甚至是誤導學生。之前大二上文字學時,就清楚自己有好幾個字是筆順錯誤,甚至是注音符號的「ㄨ」。當時覺得就算知道錯誤,但總是已成習慣,實在懶得改,索性就不當一回事了。現在一切不同了,身份調換,我成了台上教書的老師,之前不成熟不積極的想法整個倒轉,現在台上台下示範寫字,我都盡可能提醒自己筆順正確的重要性,以前習慣順序寫錯的「學、舉、我」等都得改過來,好事是正確的寫習慣以後,居然自然而然私下寫字也跟著改了過來。

    其實有些新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下定決心試試後也就自然跟著習慣囉。

第十六週 實習週記

    這週只有星期一上課,星期二朗誦比賽,就是詩詞文章默背加上動作的表演,星期三至六都是運動會。

    星期二的朗誦比賽分為低、中、高年級評分比賽,小二甲的「開學日」得了低年級第一名,真是歡天喜地,名次揭曉時我超級興奮,可惜主任堅持用中文貫穿全場,包括名次宣布,導致學生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即便班級得了好名次,學生也還是一頭霧水,直到我叫人上台領獎,這時才有幾個小孩發覺似乎是好事。朗誦比賽第一名可以得到四百披索獎金,第二名是兩百,沒得名的安慰獎也有一百披索,相當不錯,老師可以用這筆錢買小獎品或小零嘴犒賞學生。

    為期四天的運動會居然還被人嫌短,原來這裡的運動會幾乎是舉辦一星期,只有四天算很趕的了。運動會很熱鬧,CEC學制含括幼稚園至大學,所以表演當然包括各年級,甚至還有家長會委員的熱舞表演,大家都共襄盛舉。因為學校校地不大更沒有操場,由於只有體育場和室內籃球場可以進行活動,因此四天運動會中的活動和台灣很不一樣,幾乎是表演競賽,跳舞、啦啦隊等,若是田徑賽就可能租借校外體育場舉辦。

第十五週 實習週記

    小二今年用的課本是台灣康軒出版教科書,這是由董事和上層老師決定。課本和習作是從台灣運到這兒,遠從台灣來的書當然要好好教囉。不過至今那一推習作都還躺在架上,因為小學部主任認為若要學生多買習作,則可能導致書費過高,學生負擔會太重,因此不贊成使用習作。另外,中華民國僑委會外派僑校教師─邱裕文老師,開學前他說過未來要用康軒的試卷作練習或測驗,然而近四個月來從未見過所謂的試卷蹤影,真是神奇。事實上,有沒有試卷和習作都無所謂了,原因是階段考試內容都會從筆記出來。我們被告知教學宗旨是,訓練學生能熟習寫字、記熟筆記內容,進而學生可以應付考試並得到好成績,這是學校、家長希望看的最終目標,這理由聽起來合乎情理。筆記就是由小學部主任針對每課內容出的學習重點,包含()生詞、()造句、()造詞、()筆順、()問答,每次的筆記規劃不一定,但幾乎也大同小異。筆記存在的重要有二,第一筆記是重點整理,足以應付聽寫比賽、寫字比賽以及大小考試,第二是能讓家長和督課老師(家教)完全掌握學習導向,以幫助該生得取理想成績、跟上課程。

 

    我不清楚其他僑校的授課導向、學習模式為何,然而CEC的筆記文化確實與台灣相當不一樣,這非常特別更沒有對錯好壞,我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有所學習,不會虛度中文課。

第十四週 實習週記

    以前當學生就常聽老師唸,「你們到底要我說多少遍,你們都不專心聽,所以才會要問這麼多次。」現在換自己當老師,面對學生我也常說「How many times I have to tell you?」完全能體會身為老師的感受,聽到學生重複問我才剛說過的事,偶而真的忍不住火會上來。

    這陣子有趕課的壓力,因為十月中就要第二階段考試了,但現在才剛要教完第四課,總之還有兩課的進度要趕,時間很緊湊,孩子們我們要加緊速度了,不要喊考試多練習多字寫得多,不加緊腳步怎麼應付重要的大考試。下下禮拜又有四天是運動會,天哪簡直如持久賽般的運動會,要走了我好幾堂課耶。

    在班上要是有人做錯事,不管是誰我一視同仁,一定當著全班面前教訓,不偏袒任何人,殺雞儆猴很重要,我會罵完孩子後一一輔導,訓話、鼓勵和安慰一起來。班裡的孩子雖怕我但也夠愛我,這是我現在有點小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