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小狗」
今天是主題式教學─小狗,討論的議題是「流浪狗」。從狗狗的年紀、體型、品種等開場,接者介紹老師自己的小狗─花妞。花妞的背景、身分以及來到我們家的歷程。
藉由花妞的身分引導出臺灣流浪狗的問題─棄養之後到收容所。藉由電影預告片『十二夜』帶出狗狗在收容所的問題,以及灌注學生「領養,不棄養」的觀念。
最後活動由學生觀看各個流浪狗的故事,之後要口頭介紹給老師。藉此老師灣觀察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口述能力。
11.05
今天接續著昨天的主題「小狗」
一開始回憶昨天的上課內容,同學們對於「十二夜」的電影預告內容印象深刻,提到部份情節,也提到了關於我們昨天上的關鍵字,例如收容所、安樂死、打水仗等等。
接者,進入到今天新的課程,我們討論兩個問題:1. 為什麼會有流浪狗 2. 流浪狗產生的問題有哪些。老師引導同學發言能力不夠,導致發表的同學總是男生,女生僅有一位較為主動發言。
最後,初一的學生活力充沛,所以要盡量消耗他們的能量。
初二
今天的課程是主題式教學,利用引導的方式,把開心的氣氛轉為低糜、悲傷,利用反差讓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師也一直告訴學生,老師的目的不是要把問題拿出來,然後嚇同學。而是問題是怎麼產生的?我們要如何面對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些思考的點才是我們要重視的。
11.8
今天上課的目標是請同學們將昨天的故事上台報告,訓練同學覆述故事的能力。這次的教學收穫是,別急著要學生寫出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別的故事能夠給他們觀看,讓他們再把故事訴說一遍,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請同學們上台報告的方式是利用圖畫來說故事,這個方式非常吸引學生注意力。首先,台下學生們會觀看、比較、討論別人的畫,所以非常有吸引力。接者台上同學報告的時有個依據,比較不會是看著稿子唸。最後,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也有依據,可以跟展示給全班看,將故事在完整的敘述。
上台畫圖說故事在初二班效果很好,容易吸引注意力及興趣。不過,很重要的因素是故事本身要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讓學生產生共鳴。缺點是台下學生在討論別人的畫作時都使用韓文,那麼語文課的目標─多使用中文─就無法達成了。
初三
今日主題─生日
老師先開放大家討論與生日相關的各個議題,例如慶祝活動、星座、日期(陰、陽曆)、禮物等等。討論的時候較多時刻是由韓國人回答,因此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較多是韓國的習俗。
接者老師說說自己的生日,以及民間習俗,例如吃紅蛋等等。中方與西方過生日不同的地方,以及為什麼用蛋糕來慶祝、許願、蠟燭等等的原因。老師說完自己的之後,就將班上的學生分組討論。
這次的分組討論是用身分來分,韓國組、華僑組以及中國組。根據老師在台上的討論項目來討論自己那組的特別之處。一開始學生不願意,中國組覺得自己跟臺灣一樣沒有什麼好討論;華僑組認為他們跟韓國組一樣;韓國組則是認為老師都討論完了沒有什麼可以好討論的。
老師這事後鼓勵他們由自身經驗討論不同之處,例如華僑組可以討論自己跟朋友過生日、跟父母過生日有什麼不同;中國組討論過陰曆還是陽曆、生日喝酒等等,都得到有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