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週 11/17-11/23

初一

今天上課的目的是理解課文,以及替換不同的生詞做練習。

    課文為簡單的對話,詢問對方才藝上了多久。對時間的長短描述。首先問學生自己學過哪些上課以外學的,學生們說出自己學了劍道、小喇叭、英文、數學、國文等等。再來詢問學生上了多久了,有的人說四年,有的人說一個月,有的人說剛開始。利用才藝與年套上「已經」、「才」和「還沒呢」說出句子,例如「誰學小喇叭已經四年了。」

    利用時間的多少來練習「才」、「已經」和「還沒…呢」。接著,請同學們把課文對話背下來,以利接下來的活動。活動是利用課文套上不同的才藝,不同的月數及年數,請上台的同學表演比手畫腳,讓台下同學猜到答案後,套入課文內,將答案說出來。說出來的答案是由不同的同學所分配到的腳色回答。

    因此,團體合作相當重要。有一組的一個學生連續錯失兩次機會,另外一個組員就怪他。導致團體氣氛不佳,這是老師將他們注意力繼續轉移回到活動上,他們也繼續努力。最後,犯兩次錯的學生也繼續參予遊戲,並說出正確的句子。

 

初二

    今天上課的目標是做對話學前單,讓同學們想想什麼是「狗狗人類最好的朋友」、「科學家」以及「狗狗的方式」。首先利用討論的方式,老師將學生答案寫下來。接者老師展示自己的畫,給學生們看。利用圖像講解有的時候會比文字來的有趣。

    老師展示完後,學生開始作畫。畫完之後老師將作品貼到黑板上,請同學們在看完之後選出心中第一名。選完之後請第一名同學上台講解他的畫作,利用圖像講解,學生們不會依賴字唸讀,這時候就可以看到學生們在腦中努力找詞彙來解釋自己的圖。

    碰到的問題有:學生不想畫,只想用寫的;學生對狗沒興趣。解決的方式請他用寫的;對狗沒興趣就改成對人的,這時候學生就願意動手做了。

初三 

11.19

    今天上課主題為介紹臺灣的國慶日,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認識1. 孫中山 2.臺灣國慶日的慶祝活動 3. 請學生找出韓國/中國的國慶活動

    今天上課的氣氛是由歡愉轉到沉重,再轉到困難。上課流程是我先介紹臺灣國慶活動有「閱兵」、「花車」、「煙火」、「升旗」、「跳舞」等等,分為政府的、學校的以及民間的。

    接著請學生們找出韓國/中國的國慶活動有哪些,但是老師可能說的太快,使有些學生不了解,變成了找國慶歷史由來。或者是要老師說找影片、圖片,學生們才懂得找一些別的東西。還有一些學生問題是不會打中文輸入,如何存檔、繳交檔案給老師等等問題都有待解決。

 

11.22

    今天檢視昨天學生們找到的資料,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例如:大韓民國口號、博物館免費開放、無瓊花開放等等。跟學生們討論完後又有了新的想法。

    接者進入今天的主題─生肖。韓國也有生肖,而且跟中國的一樣。問了學生之不知道生肖的由來,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看完了影片做題目就非常了解了。之後,將年份與生肖結合起來。有一些書法藝術品,就是將生肖與年份結合起來,學生們表示非常感興趣。

    最後活動請學生畫出自己的年分與生肖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