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文學批評

瓦雷里的理論

瓦雷里在有些美學的書上,譯為范樂希﹝Paul Valery 1871-1945﹞,他是法國象徵主義的代表詩人,也是散文家、文藝評論家。他是西方最純正的象徵主義詩人,同時也是西方純詩理論最出色的代表。他說:「一片一片風景是含有詩意的,一種生活狀況是含有詩意的,甚至有時候某個人也是含有詩意的。」他主張:「詩的世界和夢境很相似,至少與某些夢所產生的境界很相似。」純詩所表現的就是這種詩情。

泰勒三原則

西方學者泰勒,曾提出文學作品會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那就是時代、環境和種族三者,簡稱「泰勒三原則」。其實,作家的個性也是影響作品的因素之一。曹氏父子的作品各有特色,蘇軾、蘇轍兄弟的才情不同,因此作品也不盡相同。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有一代之作家,有時前一時期流行的創作,到後一時期卻很難得到青睞,這也是不能勉強的。

西方的象徵主義

西方的象徵主義,主張以象徵與暗示的手法,融合各種感官知覺,產生詩的情感和結構。他們認為詩和散文不同,是以精鍊的語言與高度的音樂性結合而成的,所以他們也是形式主義的奉行者。他們還認為:唯有形式,才可以維持久遠。

音樂的美是形式的

欣賞音樂可以有分享者和旁觀者兩類,前者分享音樂的美,甚至從當中產生意義的聯想;後者靜聽其音高、音色、旋律和節奏,著重在形式的美。音樂的美以樂音直接打動我們的心弦,所以完全是形式的。一首歌讓我們覺得悅耳,與其說我們欣賞的是音樂的內容,不如說我們是被音樂的形式感動,而察覺其美。

美感態度

美感是一種精神的愉悅,它不同於快感,只求口腹嗜欲的滿足,而在於身心的平衡、舒適。美感態度是不以功利、現實為考量的,它是一種無所為而為的欣賞。創作藝術作品時,若覺得作品賞心悅目,傳達出形相直覺的美,就可以了!欣賞者若也能擺脫實際的效用而欣賞作品,也才能得到純粹的美。

形式主義的美學

西方的文藝美學,有兩大派別,一是「為道德而文藝」,一是「為文藝而文藝」。「為文藝而文藝」這一派,講究文學形式的完美,對於文學內容較為輕忽。他們認為文藝作家的職責,是「把文章寫得美」,寫得「賞心悅目」,至於文學內容道德或不道德,並不是那麼重要。這一派發展到極致,是極端的唯美主義,講究雕鏤詞句,而喪失了文學教化人心的功能。

文學中的移情作用

文學中最常見的移情作用有擬人、擬物和變形的手法。「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清溪有情,乃是擬人法;「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身無彩鳳雙飛翼,乃是擬物。「眼是水波橫,山是眉峰聚」,此是變形手法。有了這些手法,萬物都成了有情者,句子自然生動活潑,意象鮮明。

內模仿

美有由物及我與由我及物兩類。當由我及物時,我之情移到物的身上,即是移情作用;當由物及我時,我之情模仿物之情,即是內模仿。美感經驗既牽涉到物我之間的關係,則我的心懂得欣賞,則萬紫千紅總是春;物之美投射到我們的心中,則我身心若覺舒暢,即能產生美的感受──美既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

文學與繪畫

文學與繪畫都是藝術的一環,只是前者以文字,後者以線條、顏色、色彩為素材,構織成不同面向的藝術。文學作品透過文字,讓我們想像畫面,而後產生情趣;繪畫則以畫面,訴諸於我們的感覺。面對不同的圖案,我們覺得暖色系熱情,冷色系安靜,因而也生發出聯想,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情感的淨化。欣賞文學作品和欣賞繪畫一樣,能讓我們暫時忘記外面的世界,感受到美。

欣賞即是創作

當我們欣賞自然景物或藝術品時,或從自身的性格為出發點,擷取與我們心眼相合的事物進行觀賞。這樣的審美活動是主觀的,帶有個人色彩的,所以是一種創作。觀賞者與創作者本是一體,懂得欣賞本身就是了解創作。創作者會有喜歡的成品,也緣於這個成品是他所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