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舊部落格文章

僧志安〈絕句〉

僧志安〈絕句〉:「古木蔭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寫出清明節前後的天氣,同時,寫出詩人的閒適之情。

一個人撐著小船,找個僻靜的地方繫船,而後過了小橋,到處尋幽訪勝。這時節,

正是杏花、春雨、江南;四月的風吹拂在臉上,一點都不覺寒冷。詩人如此閒適

的生活,想必讓現代忙碌的人們羨慕不已吧! 

戴復古〈初夏遊張園〉

戴復古〈初夏遊張園〉:「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這首詩的選材充滿暗示,將初夏的天氣描寫得十分真切,同時,

初夏特有的景物也在淡語中道出,可說觀察入微。乳鴨試水,點出天氣漸熱;天氣晴陰,

正是初夏特色。熟梅、枇杷,乃初夏之景物,張園醉酒,可見遊興之濃。詩人觸目所及,

皆是詩材,借景物透露出閒適的情懷,若非擁有細膩的觀察力、高明的綜合能力,極難

點出初夏遊賞林園之樂。 

臣的意思

臣這個字的字形,是舉目仰視的意思,它是一個象形字。在卜辭裡,畫的是一個眼睛向上看,表示

做大臣的抬頭看國君,所以引伸為「臣僕」。臣僕常牽掛國君,所以又引伸為「牽掛」的意思。

臣的常用詞有:骨鯁之臣、亂臣賊子、孤臣孽子、

                  位極人臣、俯首稱臣、忠臣烈士。

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孩子碰到不合理或不順心的事,常會據理力爭,可是如果碰到危險人物,他們還與對方爭吵,

那就很可能身處危險而不自知。身為父母、師長的人,要告訴孩子分辨自己的處境,可以爭

才爭,不可以爭時,要懂得保護自己,以免受到傷害。好比碰到病態的人,如果與他力爭,

那個病態的人有可能做出激烈的反應,所以,教孩子如何「明哲保身」是很重要的課題。

而的意思

而的字形,就像是臉上的鬍鬚垂下來的樣子,所以它的本義是「鬍鬚」,引伸和鬍鬚有關。

至於「而」做為語詞,或當轉折連詞,用的是假借義。而、耏這兩個字,音同義也同。

而的常用詞有:席地而坐、從今而後、三十而立、

                  呱呱而泣、破門而入、生而眇者

創作的技巧

創作須要天份,但更需要後天的努力。平日,我們蓄積知識、常識,有朝一日會變成我們創作的靈感。

同時,我們模仿描寫的手法、應用的詞語,為的是求得形似。如果我們能吟詠諷誦佳作名篇,就更能

學得文章的精神內涵了。鍛章鍊句,日積月累,為的就是磨練創作的技巧,使我們能與大作家同步創作。 

韓愈〈初春小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

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一首柔美的詩,把春雨寫得細密自然。

一年當中,春天下著細雨,是最美的時刻,但詩人要如何映襯出這樣的美景呢?

詩人以煙柳滿布的皇城做背景,凸顯春雨的美,可說是一絕。雨潤如酥,遙看似

無,這不就是我們看雨的感覺嗎?一句「潤如酥」,可說把雨打綠葉的感覺,描

寫得意象鮮明!

文章中的詞

我們閱讀書刊、雜誌,汲取名言佳句,目的即在避免用語平凡、思想庸俗。我們雕章琢句,嘔心泣血,為的就是尋得一個確切的詞,使文章讀起來文從字順,無不如意。一般人固然可以隨意寫寫,看得懂就好,但如果是一場淘汰賽,一個難得的機會,一封極其重要、可以扭轉你一生的書信,你想不想將文章寫好呢?想,那麼就得注意用詞,使這些詞語全聽你的。

老的意思

老這個字是由人、毛、匕這三個部份組成的,意思是人的毛髮發生變化,也就老了。

古時候,七十歲稱老,通常人到七十歲,頭髮也花白了。由於老這個字是从人、匕,

毛聲,所以它是形聲字。這個字的本義是老人,引申和「年老」有關係。

老的常用詞有:白頭偕老、寶刀未老、老當益壯、

                  長生不老、老馬識途、天荒地老 

司馬光〈客中初夏〉

司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

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這首詩純粹寫景,卻很能表現詩人的敏覺度。

四月天氣晴暖,景物分明,向陽花滿眼欲燃,南山正當戶庭,景色十分的美好。

詩人感受到季節的變化,感受到氣候舒適,面對山青花黃,一片欣欣向榮,於是

有所感的寫下這首詩,言下之意,一年容易又夏天,不知不覺間,又是初夏時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