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是在小學部實習,這一周要換到幼稚園部了,早上都在幼兒班,年齡是兩歲到五歲,而下午是在幼稚園大班觀看。幼兒班的小朋友非常可愛,教室佈置很繽紛,只要進到教室裡,就能像有彩虹般美麗的心情↓
早上八點到九點是他們的報到時間,早到的時候就在旁邊玩遊戲↓
而九點到十點半是上課的時間,有時候上英文課,有時候上中文課,英文課的部分老師都讓他們看影片,然後從旁問他們問題,像是這是什麼顏色?那是什麼動物?有幾隻魚?等等簡單的回答,透過影片的動畫與聲音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過老師的問題而思考,而中文的部分,老師會會帶動唱的方式,像是「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下不來… …」等等耳熟能詳的兒歌透過動作與歌唱來讓學生學會小老鼠這動物,及歌詞的意義↓
或是教辨認水果的時候,老師也與勞作結合,讓學生製作一個屬於他們的水果籃,貼上去的時候不僅可以認識水果,也可以複習顏色↓
然後十點半到十一點是他們的點心時間,小朋友們都很有禮貌,幫他們開點心都會說謝謝↓
十一點到後就是他們的回家時間了,一開始有點混亂,因為不知道誰是誰的家人,把書包給錯家長之類的,後來才慢慢地了解,進入狀況。
下午的大班老師,人非常的親切,他們所使用的教材跟一年級一樣,使用生活華語,教注音時,會把筆順交代得非常清楚,像是「ㄒ」會說一橫一豎,兩畫,然後請學生上台寫,並回答有幾畫,若答對的,老師會在他們的手上蓋一個棒的印章,學生此時會非常驕傲地向其他同學炫耀,非常可愛,原來對付小朋友不一定要使用點心。而課文的部分,老師會用帶動唱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複習,不知不覺中,學生們就會了。考試的時候,因為年紀還小的關係,所以老師會一題一題的帶他們做,有時候學生會把答案不小心唸出來,實在是非常可愛!有時間時,老師也會利用電子書的繪本故事,講故事給他們聽,顛覆傳統的是,電子書的動畫習聲效讓故事活靈活現,學生完全可以融入故事情節裡。
老師上課情形↓
這一周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以前覺得年紀還小的孩子會不像大人那樣,有動力的學中文,但是因為老師的肢體動作,或是將中文融入影片、圖畫,亦或是利用科技呈現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即使學生在沒有動機的情況下,也能學習中文,此次的經驗,讓我覺得教學有「創意」是必須的,如何將所要傳達的訊息給學生,透過創意加上科技,老師的巧思會是吸引學生最大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