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是本學期的最後一週,所以上課只上到星期三,本週我實習的班級是中學度四年級庚組。庚組的學生是本校的資優班,學習動機都很高,所以在課堂活動的進行,還有問問題的時候,學生都可以很踴躍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課程進行的很順利。
這次跟其他次的實習不太一樣,因為星期三是學期的最後一天上課,所以老師就先提醒了我,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會因為想下課所以不太集中,所以我就用了很多獎勵的方式讓學生多投入一些在課堂教教學中。而這次的課本內容也包含的中國文化的剪紙藝術,所以兩個小時的中文課我沒有全部上生活華語,最後的四十分鐘我就進行剪紙教學,一方面是覺得學生應該會覺得很無聊,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學生對於中國文化又更多的認識。而再準備這四十分鐘的剪紙教學中,我發現對於教學內容的取捨是很重要的,因為說得太多太深會讓學生聽不懂,而且也覺得無聊,搓的太少又會讓學生以為剪紙只是一個美術作品。最後,我決定用邊示範邊講解的方式來教學,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讓學生對於剪紙的製作方式有初步的概念,等學生在製作自己的作品時,可以更順利。我也發現,要準備這類的文化課程時,老師要做的功課比一般的語言課還要多。例如,我必須要了解剪紙的來源及內涵,找尋適合的圖案,也要先做一些作品給學生參考。雖然準備得比較累,不過在課程結束後看到學生可以剪出自己的剪紙作品,對於自己所準備的教材目不轉睛,就覺得一切都很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