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學校提前舉辦教師節的慶祝活動,依照慣例,全體師生至大禮堂參加祭孔典禮,學生們也準備了一些禮物送給老師,代表這一年來對老師的感謝。看到校方和學生為教師節所的準備與慶祝方式,覺得與台灣學校有很大的不同,同時也感受到泰北華人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視。
這週同時進行了複習和出考卷的工作,繁雜又緊湊。事實上,從平常的課堂小考和作業表現,就能發現大部分學生都不太積極,平常也都沒有複習的習慣,對於即將到來的期末考,也都是抱著能過就好的態度,這幾天居然有很多學生問我給不給範圍?意思就是希望我能透露考試的題目,著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了達到複習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學生熟悉考試的題型,我針對華文和弟子規都出了複習卷,在課堂中先讓學生試著完成,最後再逐一講解。
由於學生普遍程度不太好,加上期末考佔總成績的40%,因此我是一邊出複習卷,一邊斟酌調整期末考卷的內容,但沒想到出考卷是如此艱難,需要考量的部分很多,一方面得顧及學生的程度,另一方面還能要有鑑別度,難易度的拿捏比想像中還要困難,於是參考了之前的老師所出過的考卷,並且不斷翻閱習作和課本,思考從平常教過的內容中,還能夠有什麼樣的考試變化,經修改再三,校正檢查,才終於完成出題的工作。最後確定的題型,華文科有國字注音、詞語解釋、相似字辨別、改錯字、造句、選擇以及問答;弟子規則有填充、字詞解釋、句子重組、白話說明、選擇以及背書(即平常課中的背誦成績)等大題。其實題目皆屬基礎題,並且都未超範圍,學生容易錯的或是必須掌握的重點,已在課堂上複習了很多遍,不斷耳提面命,只希望學生能好好準備,不要過於鬆懈。除此之外,也再三提醒學生不要記錯各科考試的時間和排考的教室。但看到他們還是絲毫沒有壓力、玩樂如昔的樣子,心裡實在是非常擔憂。
週日為期末考的第一天,除了擔任監考老師外,由於考試的科目有華文在內,所以自己也要巡堂。不禁想起不久前,自己還在考大學期末考的情景,沒想到現在換我要監考、巡堂了,真是感到既新奇又緊張。周主任告知,過去學生作弊的情況嚴重,因此從前兩年開始,考前都會重新編排考場和座位,也要檢查學生的服裝儀容,包括制服、鞋子、頭髮和指甲等,第一天監考兩科,除了偶有學生坐姿不良,意圖偷看別人考卷的情形外,大致上沒有太大的狀況。巡堂時看到學生應答的情況,心都涼了一半,發現不是錯誤很多,就是有很多空白,收回考卷後,可想而知成績會有多慘烈,考慮先讓自己沉澱一下,下週再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