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是期中考前一週,星期六因為適逢元旦,所以放假,不過少了班會的時間,也少了督促學生看書的機會,再加上從週二開始,泰文學校有為期好幾天的品茶會活動,學生上課不僅浮躁,也有很多人為了準備活動而請假,要考試了,班上卻顯得空蕩蕩的,距離下週三開始考試的時間只剩下幾天,但感覺學生根本沒把心思放在中文學校的課業上,還處於玩樂的狀態,導致在幫學生複習時,讓我倍感辛苦。這次在出華文和弟子規複習卷時,原先想把它當作測驗,藉以驗收學生的學習情況,測驗前也已告知過學生要好好準備,但殊不知於課堂中考完後,把第七課收回來批改,發現結果實在是慘不忍睹,因此決定改變後面幾課的複習方式,課堂上先複習過重點後,接著發給學生寫,最後再一起檢討,而在換了這個方式以後,學生也比較積極地配合課堂上的複習。而或許學生也意識到快要考試了,這週的課堂秩序比起平時要好一些。
有了上學期的出題經驗,加上對於學生的程度和學習狀況也已較為熟悉,因此這次在出期末考題時,感覺已不像之前那樣緊張、不知所措,過程也較有效率。跟上學期期末考的內容相比,這次華文的題型,大致上沒有太大的變動,主要是多了選詞填空的部分;弟子規則是減少了字詞解釋的題數,也刪去了白話說明這一大題,而增加了連連看和選詞填空兩大題。完成出題的工作後,著實鬆了一口氣,但一想到下週要批改一百多份的考卷,同時又要登記成績等,就覺得還有忙不完的事在等著自己。現在終於能慢慢了解,小學老師的辛苦與感受,面對考試,老師或許比大部分的學生還要擔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