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下學期 實習第二十八週2月6日~2月12日

    由於自己是在上學期快接近期末時才接手班級,所以還不太清楚班上哪些學生有過朗讀比賽的經驗,雖然從平常的教學和帶班過程中,大致知道有哪幾位同學的程度較適合參加,但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有主動表現的機會,同時這也是訓練膽量和提升語音能力的捷徑,因此在說明完華文朗讀比賽的規則和獎勵後,詢問班上是否有人自願參加,剛開始一片靜默,感覺大家都不願意,不過隨即有同學出聲推薦人選,在確定被推舉的那位學生意願後,還剩下一個名額。左思右想之後,決定詢問這學期新轉來的那位同學是否願意試試?藉此不僅可以讓她熟悉校內的活動,也能累積上台的經驗,在她表示願意之後,終於稍微能放下一點心裡的重擔。

    這週將朗讀稿印好發給她們以後,晚上課後開始進行訓練。感到慶幸的是,自己有了之前兩次的訓練演講經驗,經摸索後已有一些心得,雖然朗讀和演講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像是語音的矯正、語速的控制或表情語氣的變化等,在訓練的方法和步驟上其實是無太大差異的。一開始我讓學生先熟悉文章內容,逐句帶領她們念,兩位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的共同語音問題,包括捲舌音不到位、輕聲重讀、三聲不夠完整以及ㄢ/ㄤ不分等,其中一位學生還有把ㄑ發成ㄒ的情況,對此我做了各別指導與加強。雖然朗讀比賽時可以看著稿念,但為了在表達動作時不影響整體的流暢度,我要求她們一定要把整篇文章背起來,這週主要還停留在語音矯正和熟悉講稿的階段,下週開始,便會開始加入手勢、表情與語氣的部分,並要求能完整的呈現。

    華文進度已至第十課〈孔明借箭〉,這課無論是課文內容、生字詞語或是造句,難度都非常高,為了能讓學生理解,除了仿照前兩課以說故事的方式導入,也選擇性地教授學生該會的重點,雖然學生最後吸收的內容有限,但至少已能明白角色人物之間的關係和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