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下學期 實習第三十一週2月27日~3月4日

    這週除了既定的作業檢查之外,學校在週一舉行了一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星期一早上九點,許多家長陸續進入小禮堂,在聽完校長上台介紹完學校辦學理念和畢業生未來的發展後,同時針對下學期早上上課時間的問題,舉手做出表決。

光復高中從辦學以來,小學三年級以上至高中的上課時間,一直都是早晚兩段,分別是早上五點半至六點五十、晚上五點半至七點二十,而這中間的時間,學生則是到泰文學校上課,不過泰北其他中文學校的上課時間都只在晚上,因此「早上五點半上課」,可以說是光復高中最大的特色,也是歷年來的傳統。然而從近兩年開始,有部分學生和家長開始反映早上上課的時間太早,在這個學期幾次的校務會議中,校長和其他老師對於這個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看法,除了校內老師進行投票以外,校方也決定聽聽家長們的反應,再將結果告訴董事會,以做為是否要變動課程時間的參考。在聽完校長的說明後,家長們最後舉手贊成「保持原狀」的超過半數,因此往後早上上課的時間和排定,確定不會有所改變。雖然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早上五點半上課的確很辛苦,但若將早上的課全部挪至晚上,則有可能要上九點才能下課,有些科目的節數也有可能要做刪減。面對兩難情況,自己當初在投票時,還是選擇了保持現狀。

    在結束表決後,學校請各家長至各班班級與導師會談,在此之前,自己已備好班上學生期中考的成績單,以及一些要告知家長的注意事項。第一次和家長面對面,才真正感受到做導師的壓力,看見進來教室的家長不少,由於緊張,加上部分家長無法用中文溝通,使得過程有些手忙腳亂。來的家長們不全然是學生的父母親,也有哥哥姐姐,或是阿姨、叔叔、奶奶作為代表,而大多數在簽過名,稍微了解一下學生的學習狀況後,就先行離開。經由這次家長會,發現其實家長們對於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都不太了解,關心的重點也在於孩子能否升級,並沒有其他像是對於課程或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教學要求,似乎只是希望孩子乖乖來上課、能夠順利升上六年級就好了,這不禁讓我開始回想比對,台灣的學校每當舉行「親師座談」時,導師和家長間的密切互動和彼此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視。無論是針對課業或是生活表現,這裡的孩子們都需要導師和家長多一點的付出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