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上學期 實習第三週8月15日~8月21日

再三思慮之後,決定向校方反映自己教學上的問題,希望能改教年紀較大的學生,最後確定與五年級的老師交換,因此這週開始擔任五甲班的導師,兼任五乙班的華文課以及三年級的弟子規課程。在與原本帶班的康老師交接過程中,已了解目前的課程進度以及作業內容,也對即將碰到的情形有了心理準備,包括缺曠課、缺交作業的情況,以及在行為舉止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某些學生。接著,即開始這週的教學工作,堅守「第一堂課相當重要」的信念,也聽取校內其他老師的建議,在第一堂進行自我介紹,並且擬定了課堂規定,秉持較為嚴肅的態度,為了讓往後教學能更為順利,希望學生能夠遵守自己的原則,不要一開始就流於隨便。

五年級兩班人數各為三十四、三十五人,三愛班則有四十九人,班上學生的年紀參差不齊,就五年級來說,從十歲到十七歲都有;三年級則是有九歲到二十二歲的學生。學生人數多,年紀範圍廣,加上又要擔任導師,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對自己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本週預定的進度,華文為第十一課〈天資與聰明〉,內容包括生字、重要詞語、課文講讀以及造句練習;弟子規則是從「長者立,幼無坐」接續下去。剛開始備課感到相當困難,原因在於對於各個學生的程度還不夠了解,再加上華文課本內容的大部分詞語都屬於中級以上,思考如何解說與應用需費很大的功夫;而弟子規屬於生活指導文學,主要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以及生活中應有的禮節等,雖然每則篇幅短小,皆為三字一句,但字詞艱難,實際上就像是一篇文言文的縮減版。總結來說,面對這兩科,備課方式都與原先在系上實習有很大的不同,還需要逐步調整,希望能找到適合學生吸收的教學方式。

這週學生上課情況大致上良好,或許是一開始已將課堂規則說得很清楚,課中雖偶有吵鬧,但很快即能安靜下來。由於學生人數眾多,還無法逐一牢記他們的姓名,因此希望能與學生有更進一步的接觸,用以評估程度,調整教學的步調。此外,為了下週六的書法和硬筆比賽,這幾天特別把班上參賽的學生留下來練習,希望他們能夠有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