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上學期 實習第四週8月22日~8月28日

 

    經過兩週的接觸,對學生已有較為深入的認識,雖然在備課方面已不像剛開始感到慌張雜亂、毫無頭緒,但逐漸發現眾多在教學上需要克服的問題。首先是學生的中文程度不一,由於學校並沒有分級測驗的編排,使得同一班的學生存在著初、中級的差異性,有些同學甚至無法做基本的溝通,有些卻能夠流利地使用成語。無論是在課中或課後,絕大部分的學生都還是慣於使用泰語、雲南話,此種依賴性,導致他們中文的語音還有表達能力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亦可發現他們句子有著明顯的文法問題,欲表達的內容常常是支離破碎,無法流暢地說出心中所想。而就華語教材來看,雖然已經是針對泰北學生特別編製過的內容,但對於大部分的五年級學生而言,課內的詞語和句子練習還是顯得過於困難,例如在教到第十一課的「推翻」、「證明」、「倘若」等,必須要以換句話說或是更為淺顯易懂的替換,才能讓學生稍微了解這些詞意。針對弟子規的備課更是感到辛苦,講解時不僅要能夠白話,還要盡量讓學生記得重要字詞的意義,試著將表面艱難的字詞轉換成淺顯明白的語意,並且不斷重複加深印象,希望讓他們在背誦的時候不只是念出而已,而是真正了解自己所念的內容。「用二語教學的方式來使用母語者的教材」應該可說是目前不得不採取的做法。

此外,由於資助來源有限,比起台灣,這裡沒有豐富的多媒體教學器材,雖然有投影機和布幕,但全校只有兩組,主要是供高中部的老師上課使用,而且小學部的教室窄小,不易擺設,就算勉強放好了,也怕學生下課嬉鬧而不小心弄壞。有時候想用一些圖片作為輔助教學,但發現各教室的黑板,也都無法吸附磁鐵,使得自己教學還是要以板書為主,同時也限制了很多教學活動。這些軟硬體設備的問題其實雖然都在預料之中,但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

這週開始,發現學生上課逐漸不受控制,習慣在課堂中隨便走動,也愛說話嬉鬧,使得我必須花很多時間在管理秩序上,作業繳交狀況也很差,學校規定三年級以上每週應該交的三頁書法、週記和華文抄書,導生班所教的數量卻寥寥可數,其實作業量真的不多,但就算嚴厲催促過了,甚至是體罰過了,很多同學看起來還是毫不在乎的樣子,尤其是年紀較長的學生,雖然這些問題是預料中的,但還是希望能夠慢慢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