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華文已進入第十二課〈三個和尚的故事〉,這是一篇短小的劇本,內容生動有趣,在講解完課文之後,請同學角色扮演,實際進行對話活動,同時要求他們必須揣摩角色使用的語氣。在表演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很有趣,配合意願也很高,不過也發現每當進行課堂活動時,班上有些學生仍不願配合,常顯得不耐煩。弟子規已進入「進必趨,退必遲」的部分,由於一週只有兩堂課,學生雖然在課堂中背誦過了,但也忘得很快,因此我必須不斷地複習,喚起他們的記憶,加強字詞和意義的連結,同時盡量舉相關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同時也能懂得實踐的重要,而為了讓他們能朗朗上口,進行了分組接念的遊戲。
整體而言,大部分學生的國字、注音基礎不好,程度與實際年級不成正比,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認字、寫字的重要,在課中安排了小考,主要是字詞聽寫,根據進度的範圍來出題,最近兩課考下來,發現對於認真的學生來說,其實非常簡單輕鬆,但對於不願練習的學生而言,根本不把小考當一回事,訂正的狀況也不理想。上週剛交完十一課,請他們先試著回家完成華文習作,之後再於課堂上檢討,但結果不是沒寫就是忘了帶,或者是抄別人的!也有一部分同學無法理解題意,只完成了生字、詞語兩大題。因此我決定從這週開始帶學生在課堂上作,同時也逐一講解各大題,雖然較耗時,但至少能確認他們是自己完成,也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的印象。
離演講比賽還剩下最後幾天,相較於上週,毅微已把稿背得較熟了,但或許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比賽,練習過程中多少有些緊張和不自在,在語音、咬字方面還不夠準確,尤其是常常忘了該捲舌的音,表情和動作雖已能做到基本要求,但還不夠生動自然,語速亦有過快的問題。這週有三天的時間,在小禮堂與其他參賽的學生一同練習,除了訓練膽量,也模擬實際比賽的情形,同時我也要她多注意聆聽那些有演講經驗的高中哥哥、姐姐們的演講,試著學習他們的肢體語言表現,以及儀態風範。週五晚上要出發前,再次叮嚀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她不要太在意比賽的結果,放鬆心情,經驗和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從未想過自己會有訓練學生演講的一天,看到學生出去比賽,做老師的壓力大是必然,但著實也為她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