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之前校方排定的課表,我將擔任幼丁班的導師,同時兼任幼丙班的課。光復高中設有四個幼班,分別是幼甲、幼乙、幼丙和幼丁。針對幼班所規劃的課程內容包含華語、筆順和唱遊,使用的教材是僑委會編訂的《幼童華語讀本》,而幼班週一至週五上課的時間都是在晚上。
在與前一個老師交接之後,發現之前老師所指派的練習過於困難,例如練寫單字「我」、「他」、「你」、「月」、「火」等,這週開始接觸小朋友們,發現他們大部分在口說溝通上都還有很大的問題,有的只會說雲南話,有的則是只會說泰語,注音與聽說的基礎還未鞏固,練習寫字顯得過快。因此我決定除了使用原來的《幼童華語讀本》之外,也加入了之前在系上所完成的畢業專題《唱兒歌學華語》作為輔助,希望盡量能讓他們在課堂中熟悉注音符號和簡單詞彙,同時也能夠在輕鬆活潑的兒歌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複習第一冊,包括介紹自己、認識五官、自己會做的事等(簡單的動賓結構詞,如唱歌、跳舞、畫圖、寫字、刷牙、洗臉等),小朋友們在歌唱或朗誦的時候都很大聲且顯得很有精神,並且樂於模仿我做動作。
不過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遠超出自己的想像,學生年紀大約都在四歲到七歲之間,由於小朋友們都非常活潑好動,再加上一班的人數有三十幾個,縱使用了圖片、聲音、遊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還是難以管理秩序,有些小朋友不喜歡待在教室內,偶爾會偷跑出去,甚至是在地上打滾嬉鬧,而且當某幾個小朋友開始玩耍起來之後,連帶的其他的人也跟著受影響,常常出現亂成一團的情況,大聲斥喝只能達到短暫的效果,有時候連哄帶騙也不一定有用。事實上這種感覺真的非常挫折,不知是否是因為從未接觸過幼班年紀的孩子,教學的思維和方式都還未能好好調整,亦或是自己無法跳脫理性的教學模式,經過這一週,開始質疑自己是否具有帶幼班的能力?還是希望教年紀較大的學生?
今年二月份獲得海外實習的機會,除了預先調整自己的心態,也在前往泰國前的幾個月內,持續與泰北光復高中顏校長、周主任保持聯絡,無論是簽證和教學相關的種種問題,他們都提供了寶貴的資訊與幫助,使得眾多的手續得以完成,也讓我能夠先有所準備,期許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由於光復高中的學期時間與台灣不同,考量教師交接以及假期問題,校方希望我們能提前過去,因此我們將實習時間提早兩星期,定於八月五日前往。
第一天下午抵達曼谷,隨即轉機至清邁機場,學校的周主任和楊老師特地從學校開校車來接我們,清邁至清萊兩百多公里的車程,看見截然不同的人文風情,頓時感覺自己離家已很遙遠。光復中學位處偏僻山區,海拔約九百多公尺,從市區進入山區後,氣溫驟降,沿途人家稀少,也不見路燈,偶爾幾處燈火,轉眼又是一片漆黑,最後到達學校已是晚上十一點,進入教師宿舍安頓好後,心裡不免開始擔心,接下來的日子自己是否能夠適應良好?在教學上會遇到哪些問題?一切都是未知數。
隔天一出房門,即見茶房村純樸之景,同時也發現除了我們所住的地方外,另還有兩棟教師宿舍,從位於高處的宿舍可見近處村景與遠處山景,著實讓人感到新奇。用過早餐後,周主任向我們詳細介紹學校概況,除了之前已拿到的排定課表外,還包括學校組織、校規、作息時間、教師職責、100學年度上學期行事曆等,並且實際走訪校園,占地雖不大,但整體感覺純樸,隨處可見充滿文化精神的中文標語。當天下午亦參與學校每週六的例行週會,與顏校長第一次見面,並聆聽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每班的一位同學,上台學習演講,除了驚艷於高年級學生的中文語音和表達能力外,也讓我對泰北僑生有了初步的印象。最重要的是,看到小禮堂上貼著「光復高中歡迎中原大學志工老師蒞臨指教」的字句,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走出了台灣,未來在這裡的一切,都將成為往後寶貴的經驗與回憶,希望自己能很快步上軌道,朝理想邁進。
如果你可以看到這篇文章,表示註冊過程已經順利完成。現在你可以開始blogging了!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