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的教學內容是成語故事,故事內文引用全球華文網─遊戲學華語之中的成語篇章。利用斷詞系統及分析詞頻的方式,將生詞及生字挑出來。由於學生程度的落差,我請他們在讀故事文章時,將自己不懂得詞圈起來,在上課時發問,這個方法不僅可以讓我掌握他們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減少他們忽略生詞、生字的機會,增加他們注意不懂之處的頻率。
一個新手老師我,不論上課或下課,常常會突然跑出新點子或是有所頓悟,這些發現或許對經驗豐富的資深老師是老生常談,卻令小小老師我興奮不已,是我前進的動力。當老師發現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狀況、學習態度…慢慢正向改變時,心中是說不出的歡愉。這個學期因為學校有太多大大小小的活動,導致我計畫的教學內容及活動沒有辦法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將教學進度加快,但卻欲速不達,以為學生都學得差不多了,當我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時,才發現他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弄懂,我當下感到失望和難過,但我也心存感激,因為我體悟到了教學扎實的重要性。
老師完成教學進度重要,還是學生學會重要?有時候拿捏不是很容易,但我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急著趕教學進度,重要的是學生是否都懂了、學會了。我利用剛上課時、網速慢有空檔時、學生在做作業時、跟學生一起走到教室時、在走廊遇到學生時…各種機會,丟給學生問題,讓學生思考。剛開始,學生容易被突然問的問題給嚇著,一時間達不太出來,幾堂課過後我再丟相關的問題,他們答復的速度明顯有改善,學習接下來的內容也比較不費力。當他們發現自己似乎都學會時,也會更肯學習。
講到回答問題,有些學生連想都不想去想,但若有充分的誘因吸引他們,他們便會使盡一切找出答案。我現在用集點章做為獎懲,當我只要說出「有集點章」,他們便會眼睛一亮、豎起耳朵,心急地要聽清楚我的問題,好讓他們可以在課本上找出正確的答案,獲得獎章。課餘時間問學生問題時,我則會像他們的朋友一樣,鼓勵他們,提醒他們…。有的班級特別喜歡聽我分享小時候的經驗,我就會跟他們說「做完這一題,我就跟你們分享老師以前很可愛的經驗」,真的非常有效,他們個個興奮地提筆做題。
老師要傳授學生新知,必須要讓他們扎實地學習,避免草率,因為學生可能會因著老師草率也跟著草率。不斷地複習,是建立扎實學習的方法之一,在復習的過程中,學生除了印象更為深刻,也會有新的收穫,一點一點加增所學。很開心自己察覺到了問題便及時改善。希望我的每一個學生,在學季結束後都有明顯的進步。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