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會話課腳蹤

實習教師:林祈葦  

學生:小二中文會話班 

學生國籍:韓國

實習時間:1009113 時~14 

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法、過程描述):
教材:自編教材(自我介紹)

教學法:聽說教學法
過程描述:

  今天是第一天上課,在上課前,已將座位排成U字型。大致將教室佈置好後,便下樓去接學生。

  學生父母皆為韓國人,但小學一年級時已上過台灣之國語教材。學生基本聽力方面、讀及寫沒有太大的問題,主要就是口語表達方面有些困難,所以本課程主要就是加強學生的中文會話能力。

  今天第一堂課主要就是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認識,所以這堂課主要就是自我介紹。

  首先教師先自我介紹,讓學生認識未來的老師。老師:「同學好。」學生:「老師好。」老師:「老師的名字是……,你們可以叫我林老師。」

  介紹完後,發下講義,由教師領讀。老師:「來,我念一句,你們跟著念一句。」教師依序帶領學生讀完課文。並糾正學生的發音難點(興趣的「興」xing學生易發成sing)。且花了很多時間在管理學生秩序上。

  並請學生兩兩一對,相互練習,並填上空格。填完後,先隨機抽了學生上台角色扮演,之後學生都很自動踴躍的舉手說要上台,但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大概讓4、5對上台角色扮演後,便下課了。

學生語言問題(發音、詞彙、語法、語用的):
  
學生會的詞彙仍不足ex.織、圍巾等,只會用韓文而不知道中文怎麼說。在發音方面,他們的xici很容易搞混像是「興趣」。語法方面,當練習到:「我的興趣是……」、「我最喜歡……」時,例如:學生會回答「*我的興趣是玩具。」但應該是「我的興趣是玩玩具。」

課後回顧(心得、待解決的教學問題):
  
今天是第一次上課,學生有十六人,以語言課來說人數算是非常多的。而且又是自己第一次帶這麼大的班級、年齡都這麼低(二年級)的班級,許多都是以前實習沒碰過的難題,像是學生會非常地失控,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管理秩序上。而且因為人數眾多,老師要記名字也非常地困難。有時甚至還會叫錯名字。但也因為是第一堂課,之後可能會考慮固定座位,或者是製作各學生之名牌。

輔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