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週 10/27-11/2

 

 

初一

今天上課一開始還順利,但是在教新生詞的時候學生很浮躁。寫完的人互相打打鬧鬧,要管理秩序又要聆聽別的同學造句,真的是非常累人。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才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初三

今天教的單字比較難一點,老師的講述比較多,但是關於練習的部份,我還得在思考該怎麼變換練習。今天的練習方式是請同學們把卷子往後傳,利用點人的方式來說出前面一個同學的句子。

這種訓練方式是,第一可以說,第二參考別人的句子,第三如果有看不懂得可以跟對方討論。 

第十一週10/20-10/26

教學課程

第七課延續

教學目標

第七課題目、做活動單、同學們上台發表

初一

         今天上課流程較不順,第一,發表的人不知道紀錄者寫個些什麼,導致發表中斷。第二,台上發表的時候台下事不關己所以無心再聽。因此我中斷發表並加增新的規則,台上發表完後問三個問題,一題五分,打錯倒扣。

    交代完遊戲規則後,同學們才專心聽講,積極投入。

 

初三

        今天上課流程順利,複習的速度稍嫌快了些。但是放慢腳步又有些同學顯得沒興趣,因此如果利用講述的方法複習,僅能吸引到女生及一位男生。

    在採訪的部份,聰明的同學就會懂得問很多問題,但是反應慢的學生就比較容易受到感擾或者是顯得不耐煩。

    詞彙教學要教意思及用法(語意、句法),在了解詞的語意中,如果學生已經學過且明瞭,我就會使用激盪的方式,利用快速且多變的方式讓他們練習。再者我會利用對比的方式教學,例如都市與鄉下。但是同學們的回饋通常都非常短,原因有可能是老師要求不夠清楚,導致學生們挑簡單的寫。 

第十週 10/13-10/19.

課程

第七課 學校真大

教學目標 

描述學校環境及上課環境

教學內容

生字、課文 

使用教材

五百字說華語 

 

初一


    今天教學重點是詞彙,基本上學生們都已經知道意思,但是在運用上還是非常少,所以在詞彙教學的目的在於營造環境並讓學生常使用它。例如「非常」,首先,先問同學們喜歡什麼東西,一個一個問完後。再告訴他們有程度的不同,如1是「很」、2是「非常」、3是「極」。

    接著問同學們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哪一種程度,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同學們會出現「很喜歡」、「非常喜歡」、「*極喜歡」,利用推論出現「*極喜歡」錯誤的使用,這時候我會糾正同學要說「喜歡極了」。

    「多少」通常會連結到的主題是買東西,例如「多少錢」。但是多少也可以連結到所有有關數字的部份,我問學生們關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例如眼睛、嘴巴、鼻子、耳多等。但是當我問到「一個人有多少根頭髮」學生卻回答不和語意邏輯的「無限」,當下我不知道要怎麼糾正學生,因此沒有糾正。 

 

初三

  今天上課一開始我先訴說我的國中學校概況,一個年級有多少班,後面還有一些特殊班級,例如體育班、管樂班、舞蹈班等。學校規定有頭髮要耳下兩公分、鞋子要白鞋等。

    接著利用心智圖跟學生們討論釜山華僑中學,學校有學生、老師、校長延伸到學生人數(利用班級來分,發現他們跟其他年級都不甚熟)、國家、設備(黑板、椅子、桌子等)

    詞彙教學要教意思及用法(語意、句法),在了解詞的語意中,如果學生已經學過且明瞭,我就會使用激盪的方式,利用快速且多變的方式讓他們練習。再者我會利用對比的方式教學,例如都市與鄉下。但是同學們的回饋通常都非常短,原因有可能是老師要求不夠清楚,導致學生們挑簡單的寫。

 

 

 

 

第九週 10/6-10/12

上課主題

討論─論讀書 

上課內容

討論

1. 自己最強與最弱的科目 

2. 讀書的方法、態度 

初一

 今天上課還是有些思考空缺,在簡單的部分我與學生們的互動尚可,但是詢問在深一點的問題學生們就無法給予我回饋。所以這方面我得仔細思考,是老師問問題的方式或方法不對,無法刺激學生們思考。又或者是學生們給予的答案太過空泛、廣大以至於失焦,如何拉回焦點才是最重要的。

 

初三

     今天上第一節課所以同學們的精神比較好,大致上有四到五個人精神不濟,但是其他的人看得出來是眼神發亮、有精神的。

    這次的主題講「讀書的方法」,在思考的部份比初一來的多。例如學生說出影響讀書有手機等等,但是在歸納方面還是以老師為主。今天的課程主要以老師講述為主,所以對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就醒著,沒意思的就一直趴下。這對下一堂的課程設計有很大的影響。

第八週 9/29~10/05

 

教學主題:提出疑問

教學內容:誰是、幾個、有…也有、一半是…一半是

初一

    今天把教學速度放慢,要求學生將句子寫下。寫下之後才發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文法問題:我期待快來寒假、新的電腦電視快要上映了、你知道幾個月後那個電影上映嗎。再來,學生不會寫的字會用注音,但是不會問老師同學。 

初一、初三

段考週沒上課 

第七週 09/22-09/28

教學主題

生病─感冒和胃痛

教學目標

1. 向醫生表達感冒時的徵狀

2. 描述胃痛的可能原因

初一

(第一堂)今天上課情況不錯,同學們都很有精神,上課起來自然也就很順暢。

(第二堂)今天上課天氣悶悶,同學們也都不怎麼有精神。常常不聽老師的指示,會有自己的情緒。在角色扮演方面,男生們很活潑,但是女生們就顯得很沒有精神。而且常常在角色扮演中,前面同學在練習,後面的同學就開始精神渙散。不然就是前面的同學在練習,其他人也想要參予,常常會干擾練習的同學。 

初二 

(第一堂)

    今天上生病,這一班的同學比較機靈,會問老師為什麼要聽寫注音?為什麼要把字拆開後再拼一起。上課的內容有一個同學反映簡單,但是我在考完三次小測驗後只有一個人全對,所以我跟他們說我是在整班上課,所以也要顧及聽不懂的同學,讓大家一起學習。

    不過我想這可能是第一次,同學們不理解測驗的方式所造成錯誤,所以還有待商榷。

 

(第二堂)

    今天上課要給學生們寫完上一次的作業─我未來想做的職業。但是我知道如果我直接給同學寫,這樣子他們一定不想寫。所以我先說我自己先在是怎麼必成老師的,有兩種身分:老師及研究生,同時要教書同時要做研究。

    讓同學們有問題可以問我,告訴他們要對未來想,出入該做什麼。目標不一定說是死梆梆的一定要完成,而是讓我們前進的力量。告訴學生們這份作業是自己跟自己對話,問問自己適不適合,如果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需要什麼條件,自己有沒有達到這個條件等等問題。

    學生一開始當然會唉兩聲不想寫,但是聽完我的來到華僑中學教書的過程後,學生們也開始對自已以後的職業有了想法。安安靜靜的寫了大約十多分鐘後我們就自習了。 

 初三 

完成上次的聽力練習

    今天上課情況不錯,可能是因為第一節加上很久沒有上他們班的課了,所以感覺特別新鮮。今天上課內容讓同學們動動腦,聽力練習加上拼字練習。學生們的學習力很快,所以在教學方面要快速且多元變化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但是講到後面補充單元,就比較少人在聽了,這是知識方面的介紹,希望他們能聽多少就聽多少。再來,今天僅有一人表示簡單,終於有學生表示不簡單了。 

第六週 9/15-9/21

教學主題

(初一) 聽力課─中秋颱風攪局

(初三) 聽力測驗─五大題 

教學目標 

1.  聽一段新聞後寫出關鍵字

2.  聽力測驗 

初一 

    今天新的生詞使用TPR教法,目的在於訓練學生的聽力。同學們出乎意料的非常捧場,學習的興趣也很高。接者,讓同學們聽單字拼音,不設限是注音符號或者是拼音。同學們的答對率很高,幾乎錯兩三題。最後,是拼字練習,將新生詞的部件拆開,請同學們組合。有同學表示沒學過,所以不會,但是我鼓勵同學,希望他們可以試試看。

    第二階段,聽一段新聞稿,並找出關鍵字填上。這段難度比較高,所以同學們比較難懂,但是老師解釋的部分太多,所以佔用太多時間。同學複習的時間反而少。

    今天做聽力練習,有些程度不錯的學生出乎意料的考得很低,我問了問題,學生說聽不懂。但是平常的對話是可以的,所以我認為是聽力內容太常,使學生沒辦法負擔,兩位同學是在第一大題(交通)聽不懂老師的問題所以回答亂答或者是沒回答。

    其中一位同學是完全沒有回答,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聽不懂。我解釋一題後他就瞭解了。學生屬於學習較慢且不敢嘗試,上課容易分心,所以遇到太難的題目就不願意嘗試了。 

初二 

秋假沒上課 

初三

    今天做聽力練習,總共有五個大題,包括交通、購物、天氣、學校及氣象播報。一個大題四小題,寫下關鍵字。首先學生先聽一段對話或者是文章,接者寫下問題。

    大部分學生表現很好,但是有兩位同學就是不寫,他們說聽不懂。但是我想原因沒有這麼簡單,學生在學習表現上就不積極,上課總是無法融入。因為是大班,所以沒有辦法顧及個體,所以再把他們中午叫來圖書館補考。

    有一位同學,也算是邊緣人物,所以也不太常融入團體。但是我看見她的考卷,他第一大題不會寫,但是之後的大題都寫了,所以我把他叫過來問話。他說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寫,後來知道怎麼寫。我認為他是不懂的聽力測驗的模式,所以只要熟悉了,他就知道怎麼做答了。 

第五週 9/8-9/14

教學主題─詢問職業及地點

教學目標

1. 理解職業及身分

2. 能夠說出職業在哪裡工作、做什麼等句子

 

教學反思

初一 

 

    學生對於身分、地點、工作內容已經很了解,複習活動帶團體分組進行。但是遊戲規劃不慎仔細,造成活動進行些為混亂。

    利用腳色扮演來練習對話,學生會簡略說出重要的話,而不使用老師所教的句型。這也就說明太過制式的對話在現實生活中使用上並不彈性。 

初二

  今天課程介紹職位、工作地點以及做什麼。學生們普遍都回答的出來,所以我要求他們在做什麼欄位寫上量詞,例如:打一場棒球、煮一鍋湯、報導一則新聞等。再者要求他們說出完整的一段話,如:廚師在餐廳煮一鍋湯。

    在練習中他們反應很快,都寫得很快也知道老師接下來的練習,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接者探討學生們未來想當甚麼職業,有些學生們想到了,但是有些學生們就直接說不知道,這時候就只好引導他們有沒有喜歡什麼職業等。

初三 

沒有上職業,而是上看圖說故事。 

     今天利用合作學習法寫看圖說故事,情況混亂。變成了中文厲害的人寫,其他人就沒有事情做了。今天小隊長也沒有發揮太大的功用,早上第一節課大家都懶懶的或者是精神不集中,做自己的事情、唱歌等等。

 

 

第四週 9/1-9/7

教學主題

1. 疑問詞 (什麼)及指示代詞 (這是/那是)

2. 量詞 (枝、本) 

教學目標

1.  提問對於不懂的人、事、物

2.  理解對方的問題及回答

教學反思

初一

    今天的上課氣氛平靜,教學設計上學生說話的次數太少,情境的設計不夠縝密,因此讓學生無法回答問題。

    語言方面,今天學習指示代詞「這是/那是」、「什麼」及兩個量詞「枝、本」。由字與詞打好基礎後,接者往句子擴展,效果非常好,但是操練時仍需趣味化。

    學生對於量詞詞彙不足,例如「一張桌子」的「張」說不出來。

    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復習『這/那是什麼?』問句與回答。讓同學們玩個遊戲,遊戲一開始學生們會說單一個字,但是規則是必須回答完整的一個句子,在幾次糾正下,學生們很快就反應出來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

    第二個節奏遊戲,第一個人說一個物品,第二個人說一個代名詞加動詞加的。遊戲發現同學們的名詞詞彙較不足。

初二 

    今天上課情況普通,課程內容很基本。他們學習很快,但是要湊成一個句子就比較沒有概念。因此,老師設計一個活動─比手畫腳,請他們拿出自己的一樣東西,老師問「這是什麼」,台上的同學們開始比,回答答案的人要說出完整的句子「那是+數字+量詞+物品」。

    今天上課完「觸電」遊戲。輸的懲罰是將過去學過的內容做個複習,學生普遍的描述能力還是差,介紹捷運站的題目學生說不出來。

    另外,在團體遊戲中高關注的學生雖然一起玩遊戲,但是仍被幾個學生不喜歡。輸了,抽到懲罰也不願意實行。遊戲最後是以同學們受傷了被終止,因此遊戲的進行還是需要顧及到安全性。

初三 

    今天的課程內容對他們來說還是太簡單,有些同學會直接跟老師說。我的目的是在於把他們舊有的知識不斷在翻新再延伸,我的目的舊有知識是挖出來了,可是延伸的程度不夠,且花太多時間在複習簡單的東西。

    下一堂課該想想怎麼能夠上語言但是又能夠使全班上課專心聽講並給出回應。

    今天實施合作學習法,將同學的座位合成為六個人一桌,一組選出隊長。老師將事情交待給隊長,再請隊長交帶給同學。

    課程目標是複習第二課「這是(那是)+數字+量詞+人、事、物」。複習活動是「比手畫腳」,題目由老師出,猜中全隊者獎勵是小考分數加五分。老師藉由小隊長來下達命令,組別分工合作。

    全班有一個組別比較不活潑,答案也寫得零零散散,沒有依造老師的格式走。因此下課前我把隊長叫過來,跟他說隊長的工作很重要,要懂得選對人做事情。

    利用座位分組進行合作學習法上新的單字,有一組在新的單字造句字是中國學生寫的句字,句子很長也很漂亮。因此我要求那一組一起念,希望他們能淺移默化之中有新的刺激。

    語言問題:學生說「不見」就是「沒有」的意思。 

第三週 08/25-08/31

教學主題

1.問候

2.讀故事心得(外婆家的鬼朋友)

教學目標

(1) 討論為什麼需要問候、問候的情境有哪些 

(2)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教學內容

初二

1. 問候

    初二,這次我把教學速度放慢,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可以延伸的東西有很多。這一次上課比較可以抓到上課的速度和同學相處互動的感覺了,班上雖然還是會有三位同學會搗蛋,說一些奇怪的話或是干擾老師上課。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會停下來不說話,等到他們都自己安靜下來才繼續上課。

    這次教學設計上,我把重點放在「字」的認識,同學們其實都非常熟悉,回答問題也很快,但是在寫筆記的速度就比較慢。在設計「也」和「都」我口頭說請把句子合併成一個句子,例如「我要上課,你也要上課。」合併為→「我們都要上課」,目的是訓練「都」字的用法。但是口頭說的效果不好,因此還是需要在講義上直接列點。

    有些學生上課容易分心,老師說一句才做一句,我希望可以養成他們獨立思考及做筆記的習慣,因此我會提醒他們,筆記也算是一個成績。這裡的學生都蠻在乎成績的,所以只要我稍微題型筆記也算成績後,他們也就會寫筆記了。

   

2. 讀故事寫心得

    今天給學生們做讀寫練習,讓學生們閱讀完一篇文章後回答問題。學生們對於文章非常有共鳴,所以在寫下自身經驗時非常努力的寫。

    學生們的語言問題有「見面他」、「突然沒有了(應該是不見了)」、錯字,將同音不同的字寫出來。絕大多數的問題是錯字,用相同的音代替原本的字。 

初三 

 1. 問候   

      今天上課女同學們很乖也願意配合,但是男生們有一半以上都精神不好,不是趴著就是反應不大。雖然老師說的話會配合,但是態度不是十分積極的。

    課文內容對同學們來說非常簡單,但是也願意配合老師將對話唸過。接者玩賓果遊戲,全班們都很積極參予,賓果的速度也非常快。當有人賓果後就詢問我有沒有獎品,關於獎品我想應該要事先跟他們說好,達成共識就沒有問題。

    聽一聽並回答問題的部份,學生們也是一下子就把答案給寫個出來。今天我的備課內容20分鐘就上完了,因此我反省今天的上課內容,可以再設計的豐富一些、趣味化及富有創意。

 

2. 讀故事寫心得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獨睡大作戰」,閱讀一篇文章並回答問題。

    一開始我營造恐怖的氣氛,先從農曆七月開始說起,同學們對於未知的世界是又害怕,但是又喜歡。同學們很聰明,知道我要說鬼故事,立刻問我可不可以把窗簾拉下,把燈關起來。我答應他們,他們很興奮。但是接下來,他們就倒了一遍了,僅有五、六位同學眼睛發亮的聽著我說故事。

    學生們一開始要求我故事可以用說的嗎?但是我認為語言課的語言技能訓練要均衡,不能太偏頗,因此我要求他們也要跟著讀。

    同學們在語言上的問題是會的字彙量太少,有些基本的字都不太知道怎麼寫和唸。同學們在口語表達方面非常順口,但是在寫字方面卻不太行。在接下來的課程設計裡,我想主要的目的還是口語表達部分。

    但是在口表達部分,除了主題要能吸引他們之外,如何誘發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能夠將內心的想法說出來,也是很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