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週 12/19~12/23

        本周是這個學期的最後一個禮拜,雖然要考試了,但對於即將到來的假期,學生顯得較為浮躁。

        這次月考與前一次月考間隔較久,無論在教課或者複習上都有較充裕的時間。而在這段期間,我從每一課的課文中挑出重點詞語,要求學生寫兩遍,增加他們寫字的機會,也希望他們能更熟悉生詞。而在出考題方面,各科出的比前兩次月考來得容易些,希望他們能在最後一次考試為自己多拿些分數。

        而這周新接觸到的挑戰是出寒假作業,他們的寒假約為兩個月,得有一定的作業量,在問過其他老師之後,了解了以往的情況,同時也想想自己小學時的寒假作業。除了要他們完成還未寫完的評量以及日記、作文外,我還設計了其他的學習單,如:閱讀短文並回答問題、讀書心得、寫一封信給老師、家事記錄表及美術作業等等。其中閱讀短文的部分我選擇了「威廉的洋娃娃」這篇關於兩性議題的文章,文章內容用字不難,學生在閱讀上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另外,我也想藉此篇文章看看學生在兩性教育上的認知,五年級的學生應該能思考一些兩性問題了。家事記錄表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從小養成做家事的習慣,還記得小時候暑假作業都有這張表格,現在也想藉此看看韓國小學生的情況。美術作業部分除了畫圖之外,我還要求他們製作勞作,這項勞作須取材於回收物或不可回收物,將資源再利用。由於本學期的社會課提到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等觀念,因而特地以此為主題,讓學生試著發現並了解生活中有許多資源能再利用,將書本中的觀念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出完了寒假作業意味著結束了第一個學期,在這學期中,各階段的活動對我而言都是種新的嘗試,儘管自己也曾經歷這段生活,卻已自參與者轉變為設計者。我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創意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想想自身經驗與詢問他人意見外,需要有源源不絕的創新想法,因而平時就得廣泛閱讀相關訊息,讓自己能常常思考,準備時也能較為順利。

第十七週 12/12~12/17

        本周是期末考前一周,副科考試多半於本周課堂中完成。前幾周我讓學生練習捲舌音與不捲舌音,而本周即以此為考試內容。學生在念詞語時雖偶有錯誤,但偶爾會聽見他們試著模仿我糾正他們發音時的發音方式,而念句子時的表現就沒有那麼好,會受前後一字讀音的影響。然整體而言,已有進步!

        由於下周就是聖誕節了,我讓他們每個人做一個禮物袋,好讓我將禮物放進去。學生聽到有禮物都相當開心,且能在考試前輕鬆一下,大家都做得很開心!另外,我也要求他們每個人做一張卡片,並寫上祝福的話語。學生總一直問要送給誰,我回答他們不知道,但就好好寫祝福就對了。學生總認為自己做的禮物袋和卡片是要給自己或者家人的,正因為他們這麼想,必能好好地完成,到時也就比較不容易出現批評他人作品的情形了。(因為我的計畫是讓他們下周用抽獎的方式拿到禮物和卡片,將祝福傳給同學:))

第十六週 12/5~12/9

        還記得在學校的課程中曾學過六書教學,沒想到六書隨即出現在學生的課本中,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也能實際操作。

        課本中主要包含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在講解象形與指事時,我多半先以甲骨文說明,將字畫出來,學生看得目不轉睛。而當我從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一路寫下來時,他們的表情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直說:「好神奇喔!」讓學生看見文字演變的過程,能對文字加深印象,更容易記住。講完象形之後接著解釋了一下指事的意思,隨即舉例。先以「上、下」為例,讓他們了解這兩個字是如何而來的,他們也能了解說明時(在象形字上加上一些符號或筆畫)所說的符號、筆畫的意思,另外也介紹了刃、凶等字。

        會意的部分則使用課堂上練習過很多次的「休」字作為開端,先請一位學生上來畫一棵樹,再請他畫一個人在樹下睡覺。先以圖片呈現,再轉換成文字,讓學生更容易記住。而形聲則先以「鯉」字說明其形符與聲符,再請學生試著分析各個字中的形符與聲符,並試著說出其屬於上形下聲、左形右聲等等。

        在教六書的過程中,將所學運用至課堂中,帶領學生從圖畫進而到文字,學生感覺到漢字的樂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亦助於記憶。由於學生的母語並非華語,在教學過程中舉的例子多半較為淺顯易懂,讓他們大略了解象形、指事、會意與形聲。

第十五週 11/28~12/3

        這周的說話課我讓學生練習ㄓㄔㄕ與ㄗㄘㄙ的對比練習,以詞語(如:大字/大致)的方式做練習,讓學生一邊念一邊感受其中的差異。

        學生剛拿到練習時都很興奮,覺得他們能念得很好,我想就先讓他們一起念。但念了兩組詞語之後,我發現相當混亂,連忙打斷他們,一一帶他們念。過程中不免發現他們有許多發音上的問題,因而除了一邊帶他們念,也一邊以手勢及誇張的嘴型要他們模仿。班上有一位學生平時上課時便相當調皮、愛說話(或許也因此喜歡上說話課),我要他模仿我的發音時,他是最認真模仿的,雖然平時調皮,然在矯正的過程中,反而能掌握發音方法,且能以此類推,效果最佳,也讓我感到很欣慰!將ㄓ/(/ㄘ ㄕ/)對比詞語帶他們念完之後,我讓他們每個人輪流念,每位學生仍多多少少有些發音問題,聲調部分則多半將第三聲讀成第二聲。

        在這堂對比練習課堂中,我發現學生的狀況先是興奮地看著注音念,覺得自己能念得很好;之後發現發音上的錯誤,透過模仿逐漸了解,並記在腦袋中;下課前,雖然偶爾仍有錯誤,但在糾正後聽到老師的讚賞與肯定,對自己的發音變得更有信心,甚至還能在課堂中看見他們討論發音的樣子,這便是教學中最令人欣慰而有成就感的部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