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堂國語課以介紹古文明文化為主,而本周進行至金字塔的篇章。在說明生字時,學生容易把第四聲念成第一聲;字型方面,有「裹」和「裏」字的混淆。介紹課文前,我問了問學生是否知道埃及和金字塔,學生都能說出相關內容,對此文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課文中出現許多成語,例如:遊客如織、夜以繼日、引人注目、大惑不解等,其中學生在造句時,較不了解的是大惑不解,易將此成語用在不合宜的情境上。
課本中的語文練習剛好是繞口令的介紹,於是說話課時,我選擇「中國話」這首歌,讓學生進行繞口令的練習,希望藉由歌唱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先打拍子讓他們一一練習,之後他們便迫不及待地想跟著歌曲一起挑戰快速念繞口令,學生們對這首歌十分感興趣,教學過程也變得較為順利。其中較明顯的錯誤為捲舌音與不捲舌音的混淆,以及錯誤的聲調,由於句子長,而要他們慢慢念他們也不太喜歡,因而在字與字轉換的瞬間仍無法反應過來,但學生們都喜歡模仿歌曲中的發音,因而對發音亦有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