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這個星期是華文小學部的最後一個星期上課,這個禮拜就一直幫學生複習。我也針對考試的內容幫學生出了複習考卷,一天考一張,在小考之前都會幫學生用遊戲的方式複習,學生也玩得很開心。有些學生在玩的時候很專心,但是考試的時候卻還是不會寫,所以有點沮喪。在這一個多月的小學實習中,我發現老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做的其實有限,因為很多學生都是很被動的,只能盡自己的所能幫他們練習,不過這也讓我對於老師的這個職業有了很真實的認識。
大學:這個星期大學的課也很順利,學生雖然其他的課業很重,不過還是盡可能的專心上課,雖然有時候會不小心睡著,或是大聲討論下一節的考試,但只要提醒她們一下,就還是可以回神來上課。
華語中心:這個星期上的課也很順利,我加入了一些新聞時事的話題,還有一些影片,希望學生使用中文時能以最接近生活的方式來練習。
小學:這星期小學舉辦了由台灣主辦的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這是第一次知道在國外的僑校會舉行這樣子的考試。考試的型式及內容與一般的考試一樣,分成聽力、閱讀。我覺得這個考試多數學生而言比較難,因為考試內容比較生活化,是比較應用的,和學生平常在學校學得不太一樣。在學校哩,學生多半還是為了考試而讀書,所以只會對當次的考試下工夫,並不會常常運用在生活中,以致於很容易的就忘記了。比起聽力或是閱讀,學生比較會寫字,有的時候念得出來,但是念出來後也不知道意思是什麼,所以我覺得這個考試對於學生來說沒有很大的效果。除了台灣的考試以外,學校也自己舉辦課本內容的華語測驗,相較於台灣的測驗,這個測驗比較像是整年度的總複習。所以我在這個星期就要用很短的時間幫他們複習。
大學:這個星期讓學生看了"聽說"這部片,因為內容簡單,也可以讓學生練習閱讀中文。我也幫他們做了學習單,希望學生可以學一些課本以外生活中的單字。學生的反應都還不錯,因為劇本簡單,而且有些情景他們在台灣也看過,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鳴。
華語中心 :這個星期的課就很之前的差不多,很順利的按照進度走。
大學:這個禮拜一我教完了期中考的範圍,星期三就是期中考,只要準備考卷、監考就好了,還滿輕鬆的,因為已經有了上次出考卷的經驗,所以這次的考卷出的很順利。不過,這次的考卷還是有很多的缺點,例如分數的分配不太好,選擇題單題的分數太重,要寫比較多字的題目佩分必較少,我覺得兩者應該要交換分數的比重,不然學生很容易因為粗心寫錯選項就扣很多分,然後很努力的造句,寫了很多字,卻沒有辦法得到應得的分數。
小學:這個星期的在原來的課程以外,我用了故事書來做為一次的教材,而這本故事書也是大學的畢業專題,也剛好藉著這次的機會,當成一次的試教。故事的主題是孝順,希望藉由故事引起學習動機,也讓學生學習課本以外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品格。電子書及影片的搭配讓學生很有興趣,學生會想要了解故事的內容,所以比較認真的聽課。最後的回饋學習單,也檢視學生是否了解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也讓學生自己可以思想有沒有需要進步的方。
華語中心:這星期因為天候不佳的關係.原來要上兩次的課只上了一次,這次的主題是寄信,所以介紹了一些跟寄信有關的單字還有對話。但是因為學生最近很忙碌,上課前沒有複習,所以上課的進度變得比較慢,因為需要一直幫牠們複習上次教的單字,但是還是在時間內把課程進度完成了。
大學:這個星期用了新的上課方式,我發現學生比較有興趣了。以前上課的時候,怕學生太辛苦,所以不想增加課本內容以外的東西,但是我發現這樣子,學生覺得很無聊,感覺好像不用老師教也可以自己讀,上課就沒什麼在聽。我原來以為是因為學生覺得從我這裡學不到東西,所以不喜歡上我的課,讓我為了這件是傷心了好一陣子。不過,當我發現學生對於課外的東西會比較有興趣時,我開始在講解的時候加一些補充的東西,而這樣的效果還不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所以我這次的經驗中學到,不用怕多教給學生,因為學生其實會想學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
小學:這個星期依然是處於和學生的磨合期,但是我發現小學的學生需要比較多的課堂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經由遊戲的方式來複習,或是讓他們可以上台說說話,在白板上寫寫字,都會讓他們對於學習比較有興趣。 但是課堂的管理我還在摸索,看有什麼比較有用的方法,現在是先用集點數換禮物的方式,但是是一星期換一次,所以沒有即時的效果,希望可以再搭配一些別的獎勵方式,讓學生更能專注。
華語中心:這個星期的讓學生角色扮演,我給學生抽角色,然後給他們一個情境,讓他們對話。在對話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我會把他寫下來,等學生的對話結束後,在一起向學生說明解釋,然後再多做幾次的練習,增加印象。
從這個禮拜開始直到學期結束,我換到小學教課。我要和另一位黃老師一起帶一個班,應為黃老師的中文不是很好,所以中文的課程大都由我來上。這個星期在我還在跟這群孩子建立關係,也在訓練她們一些課堂上該有的習慣,例如:有話要說應該舉手,還有收作業要從最後面的往前收…等,希望可以建立一個有秩序的教室環境。在備課的時候我原來以為帶過中學後上小學的課應該不是難事。不過當我真的上了第一堂課的時候,我發現比我想像中的還不順利。首先,因為學生的課堂秩序很差,所以要用很多的時間及力氣來管秩序。第二,小學生的中文程度普遍比中學差,所以教課還有給指令的時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解釋,有時候解釋了很多遍,還是有學生會來問剛才已經說過的事。不過這個狀況到星期五已經有稍微的改善了,希望學生可以繼續進步下去。
這個星期上大學的課很像在洗三溫暖,星期一上課的時候也許是我自己沒有準備好,或是學生剛去過台灣,上過台灣老師的課,把我跟在台灣的老師做比較了吧。學生就上的零零落落,上課的情緒也很低落,讓我上課的時候也備影響,所以下了課後非常挫折。不過,經過了這次也讓我重新思考我上課的方式是否要有改變。在沉澱了一兩天後,我決定要改變我的上課方式,希望學生可以比較有興趣一些,不過我還在嘗試,還沒有找到一個真的很適合的就是了。
這週華語中心的主題是"交朋友",所以我們討論了一些有關朋友的主題,像是個性或是外型,也藉由這個討論多教了課本以外的生詞,學生也學得很有興趣,下週要讓學生做對話練習,希望學生可以運用這週學過,加入對話中,達到練習的效果。
這個星期剛好碰到中國新年放假及學校的新年慶祝活動,所以這星期只上一次的華語中心課。這次上課是最後一次,所以要考試,但是我的考試重點是放在學生的口說,我以主題聊天的方式來評量學生的學習程度,主題當然是之前的上課內容。評量的標準是學生是否能運用學過的句型及單字,在對話中的正確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除了口試以外,我也給學生做了閱讀理解的測驗,題目有選擇題及回答問題,內容也是以生活化的主題為主。
學生這次的考試結果還不錯,讓我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我在這期的課程中發現,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語學習興趣真的事一件很重要的事,課稱的內容要能符合學生需求,學生上起課來才會有興趣,也會跟老師互動。
這個星期華語中心的課程主題是租房子,我將遠東生活華語的第六和第七課的內容合併成一課,因為我發現課本的內容有些對學生來說很簡單,所以可以教得快一些,而兩課的內容都是租房子,所以就放在一起教了。我現在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對話溝通上,希望學生可以有較多的練習機會,所以買次上課都會有角色扮演,這次我先給學生看了租屋的廣告,再讓學生抽籤,一個是房客,一個是房東,然後就依課本的對話為基礎,展開對話練習。再練習的中間,有時我會插入,對於他們的對話內容提出問題,藉此發展及刺激學生的思考,還有舊知識的複習。
這個星期華語中心的上課主題是訂飯店,因為學生常去香港,雖然在香港可以用英語溝通,但是還是鼓勵學生能在真實的情況下使用中文。這次所用的教材是自編教材,依自己在台灣訂飯店時會用到的對話為主,例如:訂房間及客房服務。除了對話以外,還有飯店內的用品,像是枕頭、牙刷…等。
這個星期幫一位中學三年級的老師代課,老師的班是資優班,學生能比較主動的學習,所以上起課來比較輕鬆。不過因為教材的內容跟學生的程度不太符合,所以要解釋的時候會比較難。有些像是"本心"這樣比較難理解的就要花多一些時間、舉例去解釋。 在這裡的中文老師多用福建話或菲語做為教學媒介語,學生也比較容易聽懂老師的解釋,對我而言要解釋抽象、含義較深的詞及句子就很困難,所以我想用淺白的中文向學生解釋是我需要再進步的地方。
這週開始正常上課了,不過幼兒園的主任要我下星期一再開始看課,所以我這週沒有去看課。但是這個禮拜幫了一位中學老師代課,因為之前有教過中學的經驗,所以這次可以很快的上手。這次課程的主題是各國的婚喪喜慶有不同的顏色代表,我準備了不同國家結婚儀式的影片,先讓學生看完了以後,再請學生告訴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哪些顏色,接著請學生討論一下和菲律賓有什麼不同,借此讓學生有多一些的口語練習。學生的發言很踴躍,不只學生認識了其他國家的文化,我也因為學生對菲律賓有更多的瞭解。
一對二的課程我請學生分享在放假的時候發生的事,要學生練習寫遊記,在學生分享的時候,我寫下學生的錯誤,等學生分享完後,再糾正他。我也和學生分享我的遊記,訓練學生的聽力,等我說完後,我再問學生問題,希望可以知道學生對我剛才說的瞭解有多少, 也讓學生練習口說。
一對一的課這星期是最後一堂,所以我給了學生一個小口試,口試結束後,我們就看一段影片,在從影片中找問題來討論,很輕鬆的結束了我們的最後一課。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