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初三-語文課期末考
考試範圍有筆試和口試。
筆試有「字詞填空、文法選擇題、造句、閱讀、看圖寫故事」;
口試採一對一問問題的方式,評分標準為「是否為完整的句子、是否有文法錯誤、內容是否回答了題目、考試態度」。
初一初二初三-語文課期末考
考試範圍有筆試和口試。
筆試有「字詞填空、文法選擇題、造句、閱讀、看圖寫故事」;
口試採一對一問問題的方式,評分標準為「是否為完整的句子、是否有文法錯誤、內容是否回答了題目、考試態度」。
初一初二
拍攝生日影片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課文導讀
三、教學規劃:
跟學生說之前你們排的課文順序跟課文雖然不同,但是沒關係,因為課文在介紹兩個地方的特點,這兩個地方都是海邊,所以有些順序可以不同。接著老師直接介紹課文,將對畫分成三段來介紹故事的發展。講到課文裡的電影時,會用一段小文章來敘述電影的劇情。要學生仔細聽,等老師念完兩遍,就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介紹老師說的故事。課文都講解完了就讓同學做學習單,讓學生預測主角最後可能選擇去哪裡玩。
四、學生語言問題
以下是學生預測時寫的錯誤句子:第一句「他們會去淡水,因為需要的錢比較少。」這句話說得不完整,應改為「因為需要花費的錢比較少」或是「因為預算比較少」。第二個錯誤的「他們會去淡水,因為欣賞太陽還可以騎協力車,然後比其他地方可以省錢」,應改為「因為可以欣賞太陽還可以騎協力車,然後比其他地方省錢」,學生的「比較句」比較不熟練,須再加強。
五、課後回顧
有些學生上課還是很吵鬧,想一想應該別太執著於教完某些比較靜態的單元,例如生詞或是課文,可以盡量十分鐘、十五分鐘教完新的內容就開始活動練習,讓他們動起來的活動。
初一
一、課程主題:拍攝生日影片
二、課程目標:討論拍攝內容
三、教學規劃:
我們要拍攝跟生日有關的影片,在寫劇本之前要角色設定。角色設定就需要知道角色的個性,所以先教有關個性的詞彙,一邊教一邊要學生把符合自己個性的詞彙寫在學習單上。教完後問他們壽星的個性可能是怎麼樣的,給他們一些提示讓同學想一想,例如:「大家都想幫他慶生,她的個性可能是怎麼樣的人?」
教完並收走學習單後要全班圍繞著老師和一位負責寫下討論內容的同學坐,一起來想劇本。劇情的發展:從一開始某位貼心的人提到壽星的生日快到了à同學們一起討論如何慶生à問壽星想要什麼生日禮物à生日當天(白天),怎麼約壽星晚上見面à晚上裝鬼嚇他à壽星開心做結尾。
四、學生語言問題
在寫劇本的時候發現學生會將「明年」會說成「下一年」。
五、課後回顧
教完個性後讓學生描述一下壽星的生日,但是時間快不夠了,所以讓學生稍微描述一下,告訴他們之後討論到劇本時會用到。
今天大家圍在一起想劇本,雖然有些人會沒意見,但是氣氛感覺很好。負責寫的同學很認真,也會幫忙想,反倒是當天的主持人沒有認真想,下次要讓主持人引導大家想劇本。
初二
一、課程主題:拍攝生日影片
二、課程目標:討論拍攝內容
三、教學規劃:
叫學生坐回之前的分組,完成之前的生日樹狀圖。完成後請學生介紹自己討論的重點並寫在黑板上;下一組介紹時再繼續寫在上一組畫的圖上,一起完成一組全班想的生日樹狀圖。完成後就討論拍攝方式和影片大概的內容,並且自己決定自己的工作為何。我們決定統計全校學生喜歡什麼生日禮物和不喜歡什麼生日禮物,並做對比看看會不會出現有趣的答案。
老師把大家討論出來的問卷內容做成問卷,讓他們寫寫看,看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問卷改好後,兩位學生負責將問卷加上韓文解說。其他學生開始討論要怎麼去高中和國中部講寫問卷的事情。因為是麻煩別人,所以誠懇、有禮貌是最重要的。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的句子「(我不喜歡生日禮物收到化妝品,)因為我現在很年輕,不用化妝也可以,又化妝的話我的皮膚會腐爛。」「又化妝的話」這裡應該是錯字,改成「用化妝品」;「腐爛」適合形容植物、水果或是屍體的狀態到了無法改善的情況,這裡不適合使用這個詞。
五、課後回顧
今天他們再試做問卷的時候,學生問了很多無關緊要的問題。花了一些時間解決他們的問題,參考他們的意見後終於改完了問卷的內容。開始分工合作的時候,有些男生一直很不專心地跑到翻譯組去湊熱鬧,不過基本該做的事都討論好了,只差去別班發問卷了。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瞭解課文的生詞,並會使用生詞造句
三、教學規劃:
將課文中的生詞做成生詞卡,一個一個地抽出來要求學生猜一猜生詞的意思,若學生不會老師則告訴他們意思,瞭解了生詞的意思後就請幾位同學造句。教完生詞後,把課文對話剪成一條一條的紙條,要學生排成正確的順序。由於對話是在討論旅遊地方的優點,所以順序不一定要一模一樣。排完後讓大家念出各組排的順序,看看跟別組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四、學生語言問題
「我們一起坐協力車」因為學生說出此句是要邀請別人一起騎,所以說「坐」很奇怪,應該成「我們一起騎協力車」。
「我的浪漫是在冬天跟男朋友手牽手。」學生說出這句話是要說表達她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浪漫,所以應該說「我覺得很浪漫的事是在冬天跟男朋友手牽手。」
五、課後回顧
因為希望同學能更注意在發表的同學,所以要求發表的同學站起來發表。在排順序的時候,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怎麼排順序,又或者沒有興趣。老師這時候就要適時地協助學生完成這項活動,可以告訴學生先看過全部的句子後,再想想故事的內容大概是什麼。
初一 初二
一、課程主題:生日派對
二、課程目標: 讓學生瞭解與生日有關的相關詞彙
三、教學規劃:
先讓學生想一想說到生日會想到什麼,帶學生說完自己的想法後,老師介紹跟生日有關的慶生方式、生日禮物、傳統慶生習俗、慶生的基本流程,並分享老師在台灣與朋友一起慶生的經驗與方式。除了老師介紹之外,談完一個部分就會問問學生在韓國的經驗是什麼。
介紹完後就告訴學生我們要參加正中書局辦的「第二屆華語我最行」的活動,要製做出一個跟生日有關的影片。接著就讓學生討論我們要拍攝什麼內容。
四、學生語言問題
在討論拍攝影片的故事內容時,有一兩個學生雖然有想法,但是無法清楚地用中文告告訴老師,要透過中文韓文都好的同學翻譯才有辦法瞭解。
五、課後回顧
對於拍影片,有些學生都沒有什麼想法,而有想法的學生想的內容又太不實際,所以老師絕對是先想好不同的故事腳本,慢慢地引導學生討論。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規劃:
透過課文中的語句延伸問題問學生。例如課文裡的提到「有沒有預算限制」,就問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如果你想買一件外套,售貨員問你「你的預算是多少」你會不會不開心?」;又例如課文裡說「不要為了省錢而影響旅遊品質」,就問他們「你們的零用錢大概都兩萬三萬,可是如果想要買衣服或是買遊戲,錢就不夠了,所以你們有沒有什麼省錢的辦法?」
課文教完後就讓他們畫課文流程圖,要他們告訴老師主角是如何記畫出去玩的。將全班分成六組,討論完後就老師隨機抽組大家一起來完成主角計畫出遊的過程。
四、學生語言問題
無
五、課後回顧
今天他們上課比較沒有精神,剛好又是講到課文,比較沒有要讓他們說話的部分,所以上課氣氛比較安靜。
課文上完後讓他們討論整個故事再說什麼,不知道是我講的不清楚還是他們沒有在聽,下去看他們討論的情形才發現很多組都不確定要寫什麼,可能是少了些課文裡的內容或之後猜測的部分。下一次除了老師要講清楚如何進行之外,也可以點學生起來告訴大家要如何進行,確認學生真的瞭解了。
初一
一、課程主題:生日派對
二、課程目標: 思考並報告有關生日的一切事物
三、教學規劃:
告訴學生我們接下來要上的主題是生日派對。先問他們說到生日會想到什麼。透過這個話題再帶入我要他們知道的一些詞彙如「壽星、慶生、禮物、蛋糕、習俗」。之後便將學生分成韓國人、韓國人、中國人三組討論生日有關的事物,要他們以支線圖的方式寫下來。
請學生發表各組想到的內容。發表前,老師先示範該如何介紹,先講跟生日有關的「方式、禮物、傳統、人」,再逐一的講解,如「慶生的方式可以是偷偷模摸的方式,或是整人的方式。偷偷摸摸的方式例如假裝不知道同學的生日,等到要放學再幫他慶祝。」老師示範完後,要求學生要指著黑板、看著同學說,才讓同學發表。
四、學生語言問題
有的學生從中國來,或是在中國念過書,所以會有中國用語和台灣用語的差別,例如中國用語「頭花」和台灣用語「髮飾」,採用兩種都讓學生知道的方式學習。
五、課後回顧
雖然老師在學生報告前就先示範過了,但是報告還是不太理想。因此等一組報告後,我就問他們我和這一組的報告方式有什麼差異。雖然他們說不出來我要的答案,但是這樣前後的比較我想他們是會記得「要看著同學報告」的。
初二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能敘述自己的寒假計畫、可以敘述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
三、教學規劃:
利用一些小活動來帶領學生欣賞課文。例如主角講到自己的暑假計畫,就利用活動單帶同學寫自己的寒假計畫;課文中主角提到自己比較喜歡深度定點旅遊,這時候老師就問學生,走馬看花和深度旅遊的差異在哪裡?優缺點又是什麼?自己喜歡哪一種旅遊方式呢?
課文講完後,先介紹流程圖是什麼東西,再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本課的主角決定出遊的流程是什麼。討論後,就全班一起完成主角他們計畫出去玩的流程圖。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會說出不完整的句子,導致句子意思不明確,例如學生說「寒假的時候,我想去自然」,可以改成「我想要去大自然的地方。」
學生常會說出「我們會選擇深度旅遊因為我們喜歡深度旅遊」這樣的句子。「因為」後面接句子不足以表示原因,根本是不需要被說出的句子。告訴學生要說出具體一點的原因。
五、課後回顧
因為這堂課是說話課,常常會有機會讓學生說話。然而有個問題是學生有時候會開始聊起天來造成不注意聽正在發表同學說的內容。我只能很嚴肅的跟他們說老師說過別人在講話,你要尊重別人。此外,再學習單上加上聽別組報告的活動設計,能使學生較易專心。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學會使用「與其…還不如…」、瞭解課文
三、教學規劃:
先講下雨了怎麼辦,等他們講答案後,便帶出如果兩個解決方法裡面你比較傾向某種方法,你就可以用此句型,並講解例句。接著讓他們做兩題練習,給一點時間做完後就叫幾位學生發表。發表完就分組做更多的句型練習。先把各組的小老師叫來告訴他們要問組員問題協助他們使用這個句型寫答案;告訴同學要回答組長的問題答案正確寫在紙上聽別人的對話別人若有不會的字要幫忙。
利用小活動來導讀課文,例如發下學習單讓學生計畫自己的寒假計畫,並在寫完後請幾位學生發表。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說:「與其熬夜補作業,還不如現在寫完。」「補作業」要說「寫作業」,因為不是在做早就該寫完的功課。
學生說:「與其煮飯,還不如外食。」的「外食」是名詞,少了動詞,可以改成「與其煮飯,還不如買外食」。
五、課後回顧
在練習句法時,因為有比賽,所以規定學生不能說韓文。本來叫學生在比賽的時候會彼此抓講韓文,沒想到發生了因為被抓而不開心的事情。後來我就跟學生說這是中文課,本來就要說中文。如果想說韓文,你到外面去有的是機會說。何況,被我扣分,我罰過你們嗎?我只是希望你們多說中文。之後以老師聽到的為準,希望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初一
一、課程主題: 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讓學生計畫自己的一日遊
三、教學規劃:
上堂課就已經跟同學預告這一堂課要讓他們自己計畫一日遊,所以有不知道的資訊要自己先查資料。老師先介紹學習單上的「活動名稱、時間、參點、地點、活動、交通工具、預算、自備物品」各個項目是什麼,確認學生都懂才讓他們開始計畫。等同學差不多寫完後就讓各組上台報告,報告完要問台下的同學兩個跟自己報告有關的問題,答對的加分。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會說出「我想帶我朋友去海雲台看海邊。」海雲台是鄰近海邊的地方,學生會說想去「看海」,但會多說一個字「看海邊」,感覺有點多餘,若是需要多說明海邊的什麼地方則可以使用,例如「看海邊的風景」。
學生常常用簡單的詞語來完成練習,例如「我會帶他去吃飯」。此時我就會叫學生再說詳細點,例如吃什麼飯,中式料理還是韓式料理。
五、課後回顧
因為這堂課是說話課,要練習學生的口語能力,但是常常會變成學生太吵,常常在談一些與課程沒關係的內容,所以教師常需要把討論的主題迅速的拉回。
之前常常有學生不專心聽別組報告的情況,但實施了報告完問兩個問題,學生比較專心聽別組報告了!
初二
一、課程主題: 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瞭解課文裡的生詞以及句法「與其…還不如…」
三、教學規劃:
接續上次教到的生詞,利用意思闡述和與生詞有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瞭解生詞的意思。生詞教完後,就開始教「與其…還不如…」。先闡述這語法的意思是有兩個方法可以處理現在的情況,但是你覺得放在「還不如」後面的方法比較可好。接著讓學生做練習題,先提供前句「都已經晚上七點了,與其現在煮飯」讓學聲響後面的句子。做完這種提供前句的練習後,讓他們分組練習。每一組都有一個中文很好的同學當組長,組長講情境,請同學用「與其…還不如…」造句。情境例如「下一堂課就是英文課了,但是你的同學小美沒寫功課,你可以怎麼建議她?」
四、學生語言問題
在練習語法「與其…還不如」時,學生會說「雖然這次考試考得不好,但是與其傷心難過還不如叫媽媽打」。學生可能只是覺得好玩隨便說說的,但是這個句子非常不合理。
五、課後回顧
在帶語法「與其…還不如」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死板板的告訴學生句法的意思與例句,可以利用情境讓他學想一想。例如可以先告訴學生「現在突然下語了,你該怎麼辦?」學生會說出不同的解決方式,這時再告訴他們可以用這個句子。
今天嘗試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全班分成四組,每組裡面都有一個中文很好的人當組長帶著大家練習句法。但是因為老師沒有說清楚,小組長沒好好帶領學生學習,組員沒認真練習,也不聽其他人的練習。所以我想下次要先叫組長來告訴他們任務,並告訴組員要認真聽別人講。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復習生詞
三、教學規劃:
使用遊戲來複習本課的生詞。首先讓學生分組,每組都做成一直排後,講解遊戲方式。遊戲方式是最後面的人看詞彙想問句,把問句寫在紙上並告訴前面的人,前面的人將問句繼續傳給前面的人。最前面的人聽到問句上台寫上答案。講解完後告訴學生規則是不能說韓文、不能吵鬧、除了最前面的人其他人都不能離開位置、限時三分鐘完成。若犯規就扣分!
四、學生語言問題
練習生詞後才發現,學生不太瞭解生詞,而且答句沒辦法回答問句,例如問句是「老師限制我們上課做什麼?」答句確是「所以我們上課可以說韓文」。顯然學生不懂問句,也不會用「所以」造句。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學生會造出含有兩個疑問詞的問句,例如「你預算明天要花多少錢嗎?」
五、課後回顧
複習生詞才知道,學生還是不太清楚生詞的意思啊,太令人驚訝了!下次再講解生詞的時候除了要讓他們知道意思、用生詞帶情境問題、還要叫他們用生詞造句!
我在玩遊戲時常常給學生提示,甚至不小心講出帶有生詞的句子來,這樣學生們就不去思考,下次不能再這樣放水了,要讓他們自己想,自己造句。
此外,下次若是同樣有這樣的活動,我想要讓他們有感謝制度,就是自己票選自己組裡面幫忙最多的人,最後我把人念出來,大家拍手鼓勵!
初一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理解課文並能說一說主角最後會去哪個地方玩
三、教學規劃:
繼續上次的課文導讀,一邊講解一邊問學生跟課文有關的問題。課文教完後,讓學生猜猜看主角最後會決定哪個地方當做旅遊地點。請同學先討論並寫在學習單上,最後一組一組報告。當別人在報告的時候,要把別人的意見寫在紙上。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說「我覺得主角會去澎湖玩,因為兩個人都想去不同的地方,意見不同,去澎湖就是公平的選擇。」在這裡若是加上「‘所以’去澎湖就是公平的選擇」語意會清楚。
五、課後回顧
教學的時間沒有掌控好,導致後面的時間就教得很趕,學生也變得不專心,所以下次教學的時間要注意,若是快下課就不用再進入新的練習,好好的再練習目前的進度吧!
初二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瞭解課文生詞
三、教學規劃:
讓每一組都有一位中文很強的同學,讓學生討論新的詞彙,並用這些詞彙造出問句,老師待會上課會用他們造的問句來問同學。教到成語「走馬看花」的時候,要請同學上台畫故事中的角色–鼻子不好看的女生和腿瘸了的男生,藉由學生畫的圖介紹他們這個成語的由來。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寫在學習單的句子「你聽了‘時間就是生命’之後有沒有影響你?」第一個錯誤是不能在「有」後面在加上一個動詞,可以改成「會不會影響你」。然而就算變成「你聽了‘時間就是生命’之後會不會影響你」還是覺得語意不完整,可以再說清楚一點,例如「你聽了‘時間就是生命’之後,會不會影響你的做事態度?」。
五、課後回顧
在教生詞的時候,學生造得出來句子,但是句子都沒辦法用來問同學,因為沒有針對國中的生活情況設計問句,造出像是「這個谷的‘深度’有多少啊?」的句子,學生沒辦法回答。因此,下次不會使用這種方法來帶入新詞彙,讓他們直接在老師教完生詞後,給一個含有生詞的句子。
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 瞭解生詞
三、教學規劃:
先發回學習單,檢討學生比較容易犯的錯。檢討完後就開始教生詞,教生詞的方式先介紹生詞的發音、詞性和意思,再用跟生詞有關的問句問他們幾個問題。
四、學生語言問題
課前引導時問學生「如果可以自己選擇旅行地點,你想去哪裡?為什麼?」有幾個學生就寫「我想去韓國,因為很有趣。」我就跟他們說這樣不清不楚的句子讓人看不明白,而且一個國家的哪個特色會有趣,老師完全想不到哪個特色可以配上形容詞「有趣」,所以我要求他們要寫詳細一點。
五、課後回顧
有些學生上課很不專心,可能會偷玩手機或是跟別人偷偷聊天。為了避免學生玩手機,所以我就說上課玩手機就要把手機放在我這一整天,學生玩手機的情形就減少了。
初一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瞭解計畫旅遊的過程
三、教學規劃:
將課文教完後,就讓學生兩個人一組思考課文中主角是如何計畫旅遊的。老師先給流程的開頭「小安和小美決定要一起出去玩」,讓他們繼續想主角的下一步是做什麼。
四、學生語言問題
這個班有兩個同學是從中國來的,所以有些詞彙他們會,但是用法卻與台灣的不同,例如「網咖」,中國說「網吧」。我是採用兩種用法都教,讓學生都認識。
五、課後回顧
討論的過程中,雖然有些學生會寫一些課文中沒有的劇情,不過讓他們發揮想像力也不錯,但是如果寫得太誇張會適時的糾正。還有我都會要求學生專心聽別組報告的內容,當我問到學生剛剛的同學說了什麼,如果學生答不出來就要站起來五分鐘。但是有一位男學生沒注意聽,被我叫到又不願站起來,所以我叫他下課來找我。雖然處罰是避免學生不專心,但應該還有別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專心。
初二初三
一、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二、課程目標:可以介紹釜山的海水浴場並且介紹海邊活動
三、教學規劃:
這是海邊旅遊的第一次上課,先讓他們想一想釜山有哪些海水浴場,並叫學生將答案填到學習單裡。討論完後就讓他們分組想一想在海邊能玩什麼活動。由於擔心他們討論太久,所以我規定各組想的活動不可以重複,先搶先贏。
四、學生語言問題
學生比較會寫錯的字:貝「殼」、海「灘」、遊「艇」、城「堡」、「潛水」、「衝」浪。
五、課後回顧:
學生在想釜山有哪些海水浴場的時候,我發現填學習單一直有個問題就是我希望學生能寫完整的句子,譬如「釜山的海水浴場有…」,但是有些學生常常只寫關鍵字,可能要加強宣導這件事情。
在分組想海邊活動的時候,先搶先贏的規定雖然使難度增加,讓學生不能只填一些簡單的詞,但有助於讓學生快點討論,而不是慢慢想,混時間等下課。在報告的時候,由於希望學生都能專心聽別人的報告,所以規定要將別人報告的內容寫在紙的背後,寫越多的加分。這樣的規定是有助於學生較專心於聽別人的報告。
在做活動的時候,學生常常很吵,甚至是離開座位跟別組的玩,這個情況在初二很嚴重,下次想要執行秩序評分,讓他們能用正常的音量,專心跟自己組的討論!
初一
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課程目標:了解如何使用「與其…還不如…」
教學規劃及反思:
一開始先講解句型「與其…還不如…」,透過例句讓學生了解此句型意思。接著做練習,先給前面一
個句子要學生完成後面的句子,例如「現在都已經晚上七點了,與其做飯還不如__________」。做完
此練習題後再讓學生自由發揮寫自己的句子。句型教完開始帶課文,先經過複誦課文並回答問題來初
步瞭解課文內容。
目前教學碰到的困難是學生很不容易專心聽別的同學說話,而且常會跟旁邊的同學聊起天來。現在想
到一個應變方法是先跟學生說好如果你聽不到其他人的發言你要說「請你大聲一點」,如果沒有人說
那就表示大家都聽得到,但當老師問你「同學剛剛說了什麼」你回答不出來你就要站著五分鐘。希望
這個方法能讓學生更專心在聽同學們的練習。
初二
課程主題:搖滾音樂
課程目標:能敘述追星族的行為並判斷是否為合宜的行為
教學規劃及反思:
透過讓學生舉手回答上次討論追星族的行為複習上次的內容。他們回答完後,就介紹老師原本要教而
學生沒想到的追星族的行為,分成支持明星的行為和困擾明星的行為。教的方式為我說追星族的行為
後讓學生舉手上台寫下詞彙。最後把課後討論題寫完並報告。
初三
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課程目標: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旅行經驗
教學規劃及反思:
先談談這一課的主題,再引導到學生自己的經驗。初三的學生很喜歡說「沒有」,所以老師應該換一
個方式問問題,問比較直接的問題。
語文課
<初一>
課程主題:海邊旅遊
課程目標:敘述在海邊可以做的活動
教學規劃及反思:
先談一下上次學生自己說的海邊遊玩經驗,接著讓學生討論並寫下「在海邊可以做什麼活動?」、
「在海上可以做什麼活動」。學生想到了「抓螃蟹、撿貝殼、打西瓜、堆沙堡、香蕉船、衝浪、玩
球、快艇」。學生說完了自己的想法後,老師提供其他的活動「浮淺、水上摩托車、甜甜圈、飆沙、
海洋音樂祭、沙灘排球」。講完之後就正式進入課文,先教授生詞,從詞的意義教起,再用跟這詞有
關的情境問題來問學生。例如生詞「預算」就可以問學生「全班要一起出遊,你們想要去哪裡?預算
大概是多少?」
<初二>
學生要去大邱華僑中學表演,所以沒有上課
<初三>
課程主題:搖滾音樂
課程目標:瞭解如何述說喜歡明星會做的行為
教學規劃及反思:
教完課文後讓學生討論追星族可能有的行為,並將討論的內容分成「干擾明星的行為」和「支持偶像
的行為」。學生討論完後,採用分工的方式把自己組討論的內容與班上的人分享。由於討論的內容是
一樣的,所以有些重複的想法,下次或許可以給學生不同的討論題目,讓大家可以專心聽別組討論的
內容,不會讓報告完的組別沒事事做。
選修國文
課程主題:超級市場
課程目標:
教學規劃及反思:
繼續上之前沒上完的課文。除了確認學生懂不懂課文內容,也從課文中延伸出問題探討,例如課文
提到超級市場的價格公道,這時候就開始問學生東西多少錢才算是價格公道,如「五個蘋果多少錢你
才會覺得價格公道?」。此外,也在學習課文中加入語法學習。
課程快結束時,讓每位學生抽一張電影種類的圖卡當作是回家作業,要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抽到的電影
種類有什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