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 第二週 2/27~3/3 嘗試,改善,給予,複習

本週的課程

中學部分

初三-對聯,成語 ,平仄

 初二-(1)對聯,平仄成語 (2)報紙教學   

 初一-(1)報紙教學(2)圖像詩教學

幼稚園部分

(1)動物園裡有哪些動物   (2)動物園和農場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中學的部分 

這一週中學的課堂內容延續上禮拜未上完的對聯和常見的成語來進行教學,因為上周對聯和吉祥話的教學只有在初一進行(因為上周初一有兩堂),所以其他年級移到這一週來進行,由於上周在初一上這個單元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對於一些我們認為是基本常識,耳熟能詳的字詞並不了解,所以週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出了很多關於數字的成語的題目(將成語寫一半)在黑板上,先讓他們想一想,並且回答,結果在初二的班上,這種方法,讓學生都熱於思考並且嘗試回答。在初三的班上由於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較多,所以我並不是直接將題目寫在黑板上叫他們回答,改變成請他們每組想十個包含數字的成語,和五個動物的成語。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初三這些已經熟習這些成語的同學達到複習的效果。

在對聯教學的方面,我則是介紹了最基本的平仄的意思和字數相同,詞性相同。並且透過一些商店的對聯來進行遊戲,讓學生猜猜看這些對聯用在哪裡,結果令我驚訝的是在猜這些對聯用在哪裡的這方面,有些題目連中國學生都需要花一些時間思考才能回答,這些題目可以促進中國學生和華僑學生一起思考,討論然後回答,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情況。

報紙教學的部分,我藉由之前從台灣來韓國時飛機上的台灣報紙來進行教學。首先我請他們從所分到的報紙上尋找五個記者的名字,先讓他們熟悉報紙,之後再請他們尋找十個動詞或是動作,讓他們學著閱讀一些些文字尋找動詞,之後我請他們運用報紙裡面的字,剪下,排列組合成新的文句貼在筆記本上的活動來進行教學。在這個報紙教學的活動中,我發現每班學生都出奇的用心,並且大家都會互相幫忙,整節課進行的還算順利。再在初二的班上則發生了一個較為有趣的是有一名學生在報紙上找到自己名字的字,然後將他貼在一起組成句子,造成他們班上同學每個人都開始在報紙上找有沒有自己名字的字,結果有些同學找不到還將字的部首分開剪下貼在一起,組成自己名字的字,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在圖像詩教學的部分,我透過學習單讓學生從認識圖像詩,運用一段文字讓學生創作圖像詩,到學生完全自行創作的方式,讓學生慢慢的了解圖像詩,並且練習,來完成整個圖像詩的教學。

幼稚園的部分

由於幼稚園在三月中以後主題和ㄅㄆㄇ的課程有一個班級是要由我來上課,所以這週趁著該為幼稚園老師還沒有離開,進行試教,來了解如果我教幼稚園的時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或是改進,這個禮拜我幫小朋友上一部分的主題課程,由於這兩個月小朋友的主題課程都是旅行,所以我必須要想很多關於旅行這個主題的課程,並且小朋友的上課時間一次是半小時,所以在一堂課的課程的完整度也需要去注意,剛開始的時候我都沒有什麼想法因為從來沒有碰過要幫那麼小的小朋友上中文課,並且很多學生可能連一句中文都聽不懂。最後再跟幼稚園老師討論之後,決定這週運用去動物園旅行這個主題來進行教學,在教小朋友的過程中,我發現要在整堂課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並不容易,另外小朋友容易沒有耐心並且容易分心,我想這都是我日後需要克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