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從這星期五開始放春假,因此這週只上了四天的課。放假前夕,依照慣例,學生果然是特別浮躁,有些學生在得知星期五開始放假後,向我提出星期四就要請假回家的要求。我知道班上有一些學生的家並不在茶房村,距離學校很遠,想提早回家過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校方也知道外地的學生回家需要不少時間,因此已特地提前多放了兩天。一聽到學生要請假的時候,當下真的沒辦法准許,畢竟還有課程的進度要上,而且從這學期一開始到現在,學生常因一些小事就要請假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對此,自己覺得應該要堅守原則,盡到導師該盡的責任,若繼續讓缺課情況惡化下去,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助,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期總成績。
這週教學的進度,華文部分已將第八課的內容上完,但還未帶學生寫習作;弟子規的部分,由於這星期只有一堂課,因此還停留在同一篇,未進新的部分,只做了複習的活動。星期四晚上第二節課,學校宣布各班打掃完畢後,即可提前下課,學生每個看起來都歸心似箭,但那時正好在讓學生練習華文的課文生字,為了讓進度告一段落,便要求學生寫完並讓我檢查了以後才可以回去。最後下課前,祝學生們新年快樂,希望他們在過年期間能夠平平安安的,也要好好珍惜和家人團聚的時間。
結束了這學期前半段的教學工作,接下來的春節假期,終於可以讓自己喘一口氣、稍作休息。這是自己第一次在海外過新年,雖然無法回台灣和家人團聚的感覺是有些寂寞的,但可以看看泰北華人過新年的情形,感受不同的慶祝氣氛,未嘗不是一種新的體驗呢?
改完了期中考考卷,心裡又是五味雜陳,雖然華文成績比起上學期期末考的結果,稍微有所進步,但很多程度好的學生,沒有考出應有的水準;弟子規部分,或許是因為題目較為簡單,因此整體分數都有所提升。至於其他科考試的結果,自己班上的數學、生倫、社會和三字經的成績都很不理想,數學甚至只有十一個人及格,看到這種情況,真的是感到既失望又灰心。先前雖然已經預想得到期中考前的品茶會活動,勢必會造成影響,但沒想到會如此嚴重。這週將改好的華文、弟子規考卷發給學生,逐題再講解一次,並要他們好好訂正,但發現學生拿到考卷、知道自己的成績以後,就表現出好像不用再上課了一樣,不斷嬉鬧講話,也不太願意訂正,看到這樣的態度,著實感到又生氣又無奈,使得我不得不提出警告:「沒訂正的人要再多扣十分!」
週六讓學生寫週記時,由於農曆新年就快到了,因此要學生寫下新年新希望。除此之外,其中一段也針對此次期中考,要學生對於這次考試的結果,寫下自己的感想,考得好和不好的科目各有哪些、以及有沒有需要再加油的部分等等,其中有一個女學生說她準備得很認真,還為此瘦了兩公斤;其他大部分的學生,都表示自己不夠努力,並說下次一定會好好認真,再接再厲。批改完後不禁感嘆,希望他們對於這些自己曾說過的話,真的能夠說到做到。
雖然才剛考完期中考,但學校下個星期五就要開始放十天的春假,考量之後預定的進度可能會有過於緊湊,因此這週還是持續進課。這週華文進入第八課〈晏子使楚〉,這是一篇歷史故事,記敘晏子到楚國辦理外交的情形,由於學生完全沒有學過中國歷史,對於歷史人物也沒有任何的概念,因此我在正式講解課文之前,先以說故事的方式導入,讓學生知道故事中有哪些角色、角色的特色以及相互的關係等,才開始進入故事內容,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雖然學生大都能夠理解,但感覺還不夠熟悉,需要再多複習幾次。弟子規的部分,這週教了「說話多,不如少」這則,內容主在教授說話時該有的方式和語氣,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內容,也做了很多相互對比的語氣讓學生進行判別。
這週只上了兩天課,星期一做完華文總複習之後,星期二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自行看書,並讓學生發問,同時也再次叮嚀他們不要忘記考試的時間,以及自己的應考教室。由於自己的班被排為考試教室,因此課後請幾個學生留下來幫我貼好名條,同時進行打掃的工作。此次期中考時間從週三至週六,一連四天,與上學期相同,自己除了要巡堂,也負責監考。
這週考試出現了一些狀況,數學老師告訴我,自己班的某些學生在考數學時,似乎有作弊的情況,因為她在改考卷時,發現有幾個人錯的答案竟完全一樣,而且也從同一個考場的其他學生口中得知,由於當時監考的那位老師盯得不夠緊,所以部分學生在考試時很不安分。對此,我特別把班上那幾位學生叫來,想要了解真實的情況,最後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承認作弊的行為,但對於我的質問顯得很虛心,也無法解釋為何錯的答案會相同,而雖然自己沒有親眼看到實際的情況,但還是給予了嚴厲的告誡。除了對學生的行為感到生氣之外,也發現學校的考試制度還不夠完善,老師的監考標準不一,有的比較鬆,有的比較嚴,而學生也都知道在哪個老師監考時,可以有作弊的機會。因此,自己覺得在下週的校務會議上,需要將這個問題提出。
下週十五號,學校將帶學生至建華高中參加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在這個星期日,我幫忙高中部的老師監考校內舉辦的模擬練習,學校報名參加的都是中學和高中部的學生。我負責監考流利級,題目包含聽力和閱讀兩部分,因為感到好奇,所以自己在過程中也跟著一起作答,結果發現題目難度非常高,除了要有高級的華文程度,同時還要有很高的專注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對於母語者來說,或許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答對。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校內中學、高中部的學生,從一開始說明考試規則,進行考試,到最後對答案的過程中,發現他們不僅認真專注,而且表現出來的理解能力和應答內容,都不得不讓人驚艷他們的程度。同時這也讓我不禁感嘆,小學部的學生,在程度落差和學習態度上的問題,若不能有所改善,將來要如何像他們一樣呢?
這週是期中考前一週,星期六因為適逢元旦,所以放假,不過少了班會的時間,也少了督促學生看書的機會,再加上從週二開始,泰文學校有為期好幾天的品茶會活動,學生上課不僅浮躁,也有很多人為了準備活動而請假,要考試了,班上卻顯得空蕩蕩的,距離下週三開始考試的時間只剩下幾天,但感覺學生根本沒把心思放在中文學校的課業上,還處於玩樂的狀態,導致在幫學生複習時,讓我倍感辛苦。這次在出華文和弟子規複習卷時,原先想把它當作測驗,藉以驗收學生的學習情況,測驗前也已告知過學生要好好準備,但殊不知於課堂中考完後,把第七課收回來批改,發現結果實在是慘不忍睹,因此決定改變後面幾課的複習方式,課堂上先複習過重點後,接著發給學生寫,最後再一起檢討,而在換了這個方式以後,學生也比較積極地配合課堂上的複習。而或許學生也意識到快要考試了,這週的課堂秩序比起平時要好一些。
有了上學期的出題經驗,加上對於學生的程度和學習狀況也已較為熟悉,因此這次在出期末考題時,感覺已不像之前那樣緊張、不知所措,過程也較有效率。跟上學期期末考的內容相比,這次華文的題型,大致上沒有太大的變動,主要是多了選詞填空的部分;弟子規則是減少了字詞解釋的題數,也刪去了白話說明這一大題,而增加了連連看和選詞填空兩大題。完成出題的工作後,著實鬆了一口氣,但一想到下週要批改一百多份的考卷,同時又要登記成績等,就覺得還有忙不完的事在等著自己。現在終於能慢慢了解,小學老師的辛苦與感受,面對考試,老師或許比大部分的學生還要擔憂、緊張。
這個星期三是本學期第一次作業檢查,依照年級的不同,檢查的科目也有所差異,小學五、六年級檢查的項目有華文作業、生活與倫理作業和數學習作,至於三年級,這次則未把弟子規列為檢查科目。學校對於缺交或是從開學到現在寫不到一次的學生,都要扣該科期中考的分數。其實從上一週開始就已經告知並且提醒學生,還沒有交或是有些老師還未批改過的,要趕快讓我知道,並且盡速交齊。由於校方並沒有特別規定華文作業的內容或是形式,因此我請學生交生字、詞語和造句的這一本,內容大部分是平時在課堂上的練習,在依照進度改過以後,星期一就將五年級兩班都收好,因為怕學生帶回去以後就忘了交回來。
事實上,學生平常繳交作業的情況很差,不只是華文,其他科也一樣。學生總是有很多忘了寫或忘了帶的理由,不然就是告訴老師作業本不見了,因此除了生字練寫和課文抄書以外,其他像是習作和造句練習,我都要他們在課堂中完成。收作業的過程實在是讓人又氣又著急,經過不斷催促後,這次檢查的結果,班上還是有一位同學沒交數學習作,原因是「找不到」。整體而言,交作業的情況雖然比起上學期已經有了改善,但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何讓學生意識到寫作業和交作業的重要性,我覺得自己需要更嚴格的要求他們。
這週上完了期中考預定範圍的最後一課,第七課〈泰國潑水節〉的內容主要介紹泰國新年的情形,當問到過潑水節的情況時,學生都爭先恐後想要回答,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既有意義又有趣的節日。針對這課,主要將教學重點放在詞語辨識上,如「潑水/澆水、慶祝/祝福、祈求/要求」的不同,也讓學生進行課文中「每到……就……」和「除了……還……」的句型練習;弟子規的部分,預定範圍的最後一則還未教完。這個星期已開始陸續進行複習和出考卷的工作,希望在期末考前,能夠順利的完成。
距離期中考週只剩下兩個星期,在這週規定的週記段落中,有一題是要學生說說自己準備考試的情況,以及覺得自己需要努力的科目有哪些等,大部分的學生都說自己這次會好好準備、會多花一點時間讀書、要開始認真念書了等等,雖然看到學生能有所反省和思考,讓我稍感欣慰,但希望他們不要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能真的做到。
而從週記中發現學生較為擔心的科目是數學和華文,畢竟這兩科是主科,佔分也比較重,從教數學的匡老師口中得知,其實普遍學生的數學程度都不好,有些學生雖然已經在泰文學校念國中、高中了,但對於小學五年級的數學內容,還是沒辦法吸收,有些甚至連簡單的四則運算都還有問題。這又讓我不禁開始思考,學校雖是中文學校,但除了華文,小學課程還包括數學、生活倫理、社會、三字經、電腦等科,先撇開教材對學生適不適用的問題,在華文尚未達到某一程度的情況下,同時學習其他科目的教材又都是華文的內容,語文這部分首先就構成了障礙,例如與華文課本相較之下,社會和生倫課本的難度是要高出好幾十倍的。因此,我希望自己能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提升華文的程度,否則,等他們升上了更高年級,困難度會愈來越高。
這週華文進度已到第六課〈草原風光〉,這是一首四段的新詩,內容主要描寫草原風光,教學時,除了生字和課文外,也特別說明了課文中的疊字意義,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例如:「滾滾、皓皓、蒼蒼」等,同時為了配合習作上的題目,也多補充了「徐徐、青青、茫茫」,搭配可形容的名詞,讓學生練習從字詞上聯想至可形容的事物。弟子規的部分,教到〈鬥鬧場,絕勿近〉時,舉例說明了一些不正當的場所,以及不該做或是違法的事;教到〈將入門,問孰存〉這則時,也設計了生活禮儀的自我檢測表,請學生勾選自己做到了幾項。到目前為止已教了八則,對於期中考範圍都背完的學生,將會再加平時分做為鼓勵,下課前十分鐘或是其他課後時間都可以來找我背,但還是有很多人才背了一兩則,有的甚至是完全沒背(一則要背兩次,做為背書的成績),看到目前這種狀況,下週開始又要緊迫盯人了!
十二月五號、十號分別是泰國的父親節和憲法紀念日,所以週一、週六兩天學校放假。雖然這週只上了四天的課,但學生這幾天上課顯得特別浮躁,課堂專注力很低,缺曠課的情況也很嚴重,加上每次碰到放假前後,就必須加緊做複習和趕進度的準備,明明才剛結束演講比賽,卻完全不能稍作休息,真的覺得很累。
課程部分,華文已進入第五課〈種子的力量〉,這是一篇勵志的文章,藉由種子的生長表現來闡述人生哲理,主旨在於讓學生知道潛力的無窮,也能從課文中,發現種子不怕挫折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在講解生字「鑽、壓、扎」等動詞時,除了示範動作,同時也在黑板上畫圖做為輔助。另外也針對多音字「種、縫、鑽」等進行講解,先讓學生知道一個字有兩種讀音,接著搭配造詞,例如:「種子/種花、隙縫/縫衣服、鑽洞/鑽石」,再帶入例句,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讀音會影響詞性的變化。這課的造句練習有「為了……不管……」、「不是……而是……」和「只有……才……」三種句型,對學生而言,其實就算已給予很多個例句,也解說過句子的用法,但要他們自己試著造出一個完整且正確的句子還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還是使用填空以及句子接寫的形式來讓學生練習,希望學生能了解句型的使用方式。
弟子規的部分,這週教了「緩揭簾,勿有聲」和「事勿忙,忙多錯」這兩則,前者的內容較難,因此舉了很多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輔助語意說明,後者則只有四小句,共十二個字,意思也較簡單,在課堂上反覆問答練習之後,學生大都能了解意義。其實自己目前還在思考要如何拿捏弟子規的教學重點,若只是單純讓學生了解白話意義,對於認、寫字則幫助不大;但過於強調字詞的解釋,又會變得像是在死記,缺乏應用。對此,希望自己能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
本週的作文學習單,我參考從台灣帶來的教材,設計了描寫觸覺的單元,目的是要讓學生練習可用來描寫觸感的形容詞和產生觸覺的動詞,剛開始先講解觸覺的意思,接著要學生依題目的要求做出動作,再把感覺寫下來,學生大都能了解活動的意義,而且在做完一個動作以後,都能馬上說出當下的感覺,例如「硬、軟、癢、痛、冷、暖」等。而後,實際表演「咬、捏、拍、摸」等動作,要學生將適當的動詞填入句子中,例如「妹妹_____著小貓的毛,覺得軟軟的」。其實從開學到現在,發現學生在寫作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認得或是記得的字太少、不會寫的字太多,但每次在寫週記或是學習單的過程中,學生舉手問某些字該如何寫的時間往往佔了大半,但其實很多都是他們在小一或小二就該要學會的。聽說和讀寫能力之間的落差,我想是學生寫作進步緩慢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這週在訓練演講的部分,經由一段時間的練習,致懿在語音方面的問題已有所改善,我也將訓練的重點慢慢轉移至語氣、表情和動作上、在賽前幾天,依照學校慣例,演講選手都要到小禮堂一起練習,從最後幾次模擬演講中,發現她的狀況不是很好,肢體語言未達到平常的水準,而且一緊張就忘了注意發音,有時甚至是忘稿,偶有停頓的情形,這讓我不禁為她感到擔憂,剩下不到三天了!週日比賽當天,學校參賽學生和陪同的老師早上五點半就出發,到了比賽地點雲南會館,發現還有很多別的僑校學生前來參賽,場面非常熱鬧。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協助她把規定的制服鞋子換上,而且好好盯著她,深怕她亂跑或是忘了比賽的時間。正式比賽是開放參觀的,看到自己學生上台時,心裡的緊張真是難以言喻,自己也全程錄下這寶貴的時刻。整體而言,致懿的表現很不錯,完整且流暢,音量夠大,表情動作也比平常來得好,沒有流露出緊張的情緒,而且顯得很有自信,只有在語音方面出現一些瑕疵。
等待結果的時間漫長,高小組的演講名次到了下午才公布,一看到前三名裡有致懿的名字,當下真的高興得叫出來了!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回想訓練過程雖然辛苦,但欣慰的是看到了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自己對於訓練演講也更有心得了。
新的學期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一個月,自己似乎也已逐漸習慣這種忙碌緊湊的教學生活。這週持續幫班上新來的一位學生,於課後進行一對一的注音符號教學,因為她在緬甸中文學校都是使用漢語拼音,從未接觸過注音,小五的華文課本裡又只有注音,未附有漢拼,考量可能造成她學習與考試時的問題,所以準備了注音的加強練習。一開始先介紹注音符號與漢拼字母的對應,然後講解兩者在寫作形式上的差異,像是直寫橫寫、聲調標註的位置、拼寫規則和該注意的地方等,然而在認讀與寫作方面的轉換,對學生來說,還需要一段時間練習,因此就目前華文作業和小考方面,還是鼓勵她試著多用注音,並希望她於課後能夠多花時間練習。
本週華文進入第三課〈惜字亭〉,此篇為記敘文,主要介紹惜字亭的用途,並且傳達了珍惜讀書、珍惜資源的觀念。一開始請學生看課中的圖片,進行導入式的問答,講解過生字和詞語後,將重點放在相似字練習,如:「亭/停、刻/該、型/形、輕/經、源/原」等字的辨別,以及「街頭巷尾」和「資源回收」四字詞語的應用,而本課補充的內容還有〈莫字歌〉,墓、幕、摸、模、慕、暮等這些結構包含「莫」的字,告訴學生可從部首來辨別字義,也較好記,當講解到「羨慕」這個詞時,發現學生會與「喜歡」相互混淆,對此舉了很多例句,也花了較多的時間。
從這週起,又開始一連串辛苦的華語演講準備和訓練事宜,一切都是為了十二月四日美賽雲南會館的藝文比賽,這次小學組演講的題目是〈我的爸爸〉。在與其他老師討論以後,此次我負責訓練五乙班的學生,同時她也是校長的女兒,在拿到她已擬好的草稿後,隨即進行修改,並於每晚課後進行練習。致懿的語文程度不錯,而且也有幾次演講比賽的經驗,不過發現她的發音還不夠準確,特別是捲舌音,剛開始訓練的兩、三天主要先讓她熟悉講稿,帶著她逐句逐字念,同時也針對ㄓ/ㄔ/ㄕ和ㄗ/ㄘ/ㄙ進行對比練習,如大字/大致、市場/四場等,矯正語音上的問題。上個學期雖有過一次訓練演講經驗,但覺得自己還處於摸索階段,要好好加油了!
這學期開始,重新編排作文課的內容,兩堂課的時間,一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週記,第二堂則穿插閱讀練習和作文學習單。學生的週記內容常常是流水帳,沒有重點也沒有分段,字數有的多有的少,而有些從內容來看,感覺甚至是敷衍了事。因此這週開始,我先擬定週記內容需要分成幾段,想想當週是否發生特別的事情,並且給予學生每段的重點,也就是每段有每段要寫的事情,並且規定行數。這週內容即分成三段,首段寫本週自己做衛生是否盡責,以及同組同學的表現如何;第二段寫上課情形,反省班上的課堂表現;第三段則寫自己想跟老師講的話或是想與老師分享的事。發現給了學生方向以後,他們比較能認真地完成,同時也能在課中觀察學生的寫作情形,即時給予輔助,最後將週記收齊。短文閱讀練習和作文學習單的部分,內容則擷取自從台灣帶來的兩本教材,這週讓學生閱讀〈小松鼠找花生果〉短文,請學生先自己閱讀過一遍後,進行引導式提問,包括裡面提到哪些動物和水果等,再逐段講解,最後進行問題討論,完成練習題。故事短小有趣,因此大多數的學生都顯得很有興趣。
本週華文進度至第二課〈珍惜時間〉,課裡的明日歌和今日歌都是詩,而且屬文言文,因此我將講解重點放在詩的主旨以及整首詩的意義上,未著重於字詞的講解,同時也介紹了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佳句,包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最後要學生舉出兩種可以珍惜時間的方法。弟子規部分,這週教了兩則,分別是「對飲食,勿揀擇」和「步從容,立端正」,前者內容較為簡單,主要傳達正確的飲食觀念;後者則是教導行走、站立時該有的正確姿勢,課中除了舉其他例子,也讓學生進行搶答的遊戲。
週六校內有文化走廊的壁報比賽,六年級以上的班級要以新年為主題,在指定的布告欄上進行布置,前一週各班即開始準備,而最後呈現出來的內容都很豐富,包括優秀作品展示、節慶介紹和美術創作等,尤其是高中的班級,整體表現讓人驚艷。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全球華文網教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