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週 3/5-3/9

  這個星期的社 會課,藉著課內單元,在課堂上向學生們介紹臺灣的各項習俗和節慶,像是滿月禮、不同族群的成年禮、祝壽禮、中元節、端午節等等,然後讓學生們分組蒐集節慶的傳統習俗,並上台報告。各組的準備情形不一,但是都比較出了韓國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的異同處,例如:韓國新年必吃的是年糕湯,表示長了一歲;臺灣新年也會吃年糕,取的是「糕」和「高」的諧音,表示步步高升。另外,小朋友們也找到了許多相關的圖片,看見一張張他們沒見過的食物,每個小朋友的眼中都閃爍著發現新大陸的光芒。 

  而這星期的說話課,每個小朋友都拿著上星期挑選的故事書,將閱讀過後不懂的片段拿來問我,我也一個一個的了解他們理解故事的狀況,與他們講述故事內容,並帶著他們慢慢地把故事唸過一次,糾正發音,接下來這星期的功課就是把故事唸得通順,並練習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講出來。 

    下個月的兒童節是學校一年一度的大活動,這個星期班上不斷地討論著要為之準備什麼表演,最後女生決定要跳韓國女子團體Miss A的舞曲,男生則是決定要挑戰男子團體MBLAQ的舞曲,另外,全班要一起表演一首盧廣仲的「早安晨之美」唱跳,三個表演將會在下個星期開始練習。 

   

   要另外談談的是那位轉學生的狀況,除了剛開學就與同學們相處不融洽的狀況以外,接踵而來的就是他從沒學過注音符號和繁體字的問題,每當在課堂上,他的吸收狀況最好,因為他的中文程度最高,但是一旦要寫筆記和作業,就會讓他挫折感大增。我挪出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將他留在教室裡教他認識注音符號,也為他準備了漢拼和注音符號的對照表及講義讓他帶回家練習。這星期他和同學們之間的爭執戲碼越演越烈,我只要一離開教室去洗手間,回來就會看見吵架的場面,每當我仔細了解狀況後,常會發現是轉學生因為自覺中文程度好,所以有點瞧不起其他同學,於是出言挑釁或告狀而引起或大或小的爭執,所以我幾次於下課時間將他叫過來,然後跟教他說話的技巧和藝術,並反問他幾個問題,讓他慢慢地了解自己的說話方式會讓他人不舒服,他總是靜靜地聽我說,然後不斷地允諾會好好的和同學們相處、練習多說好話,但往往一離開我身邊後就不斷地和他人吵架。漸漸地了解他與同學們爭吵的原因以後,我就不再每次的爭執都悉心調停了,小朋友與小朋友的相處很多時候是需要自己磨合的,老師的角色不可能隨時隨地在旁提醒,所以我慢慢地讓自己退到一邊,但是觀察小朋友們的相處時從不大意,我沒辦法短時間地讓轉學生的個性改善,但絕不能讓其他小朋友對他過度反感然後開始有欺侮的想法和行為出現。

 

第二週 2/27-3/2

  這個星期開始正式地進入課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經過了兩個月的漫漫寒假,大家除了有點愛講話以外,放假的心竟然都已經差不多收回來了,上課的狀況非常好,對我交代的任何任務和作業都很配合。

  這學期在上國語課的時候,我更能掌握學生們的理解狀況以及讓他們感興趣的方法,我還是像上學期一樣,用各種說學逗唱還有聊天的方式,讓他們對繁多的生難字詞留下印象,也不斷地加強他們對於字音字型的辨認 

  而這星期的說話課,我帶著同學們到學校的圖書室,讓他們各借一本故事書,然後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將練習如何講故事,並且在下下星期的說話課,上台講給大家聽。在同學們的選書過程中,我從旁協助,依他們的狀況,幫他們挑選最適合的故事長度、詞彙句型程度,以及感興趣的故事。 

  上次提到班上轉來了一位中國小男孩,沒想到這小男孩一轉來,我們班每天的問題就像過年的鞭炮一般連環炸開。正式上課的第一天,班上同學對他十分的友善,主動幫助他,也主動找他玩,就怕他感覺孤單,可是這小男孩的個性屬於喜歡跟老師告所有人的狀來凸顯自己的聽話,所以很快地,當天放學,大家都發現應該要跟他「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接著第二天、第三天,大家已經開始受不了這小男孩動不動就出言挑釁、落井下石等等的行為。舉例而言,當我在聽另一位同學解釋為何沒交作業時,那轉學生遠遠地說:「老師,他說的一定都是藉口。」;而當我在稱讚一位同學時,他會遠遠地跑過來說:「老師,他才不是最好的,我才是NO.1!」;另外,當他覺得受委屈或是做錯事被責罵時,會立刻哭泣並且用許多不相干的理由來辯駁。

  班上同學的中文程度不高,轉學生又不會說韓文,溝通之間常常有誤會產生,諸如此類的狀況天天上演,越演越烈,然後每位同學都跑來跟我告狀、找我評理。面對這樣的狀況,我真是有點哭笑不得,除了上課時告訴他們同學之間要好好相處,私底下也不斷地鼓勵他們互相發現對方的優點。同學們與新同學相處的時間還沒有很長,而我也還沒有很了解這位剛轉學過來的小男孩,所以這星期我花了一些時間在排解同學們的糾紛,藉此了解他們之間的相處狀況以及磨擦原因,也趁機了解轉學生的個性。

第一週 2/21-2/24

     經過了兩個月的寒假,我又扛著幾十公斤的行李回到了韓國,天氣還是很冷,走在街上太久會有種自己在做傻事的感覺。

  這學期搬到了考試院,所以先介紹一下韓國考試院的文化。韓國跟其他國家一樣,有大大小小的檢定考,而很多不是住在市區的人要前來考試,需要一個幾個月的臨時住所來準備考試,所以考試院就這樣產生了,每個房間大概就一坪多的大小,就一張桌子和一張床,像個小小火柴盒,環境單純,水電全都包,廚房裡還提供免費白飯,一般會分為有窗戶和沒窗戶的房間,沒窗戶的房間意思是沒有對外窗,只有個對著走廊的小小氣窗,我住個這間房間有窗戶,一個月大約是六千多塊台幣。  

  這星期開學了,註冊日的當天,有幾位小朋友乖乖地到學校來交作業給我,本來我自己也偷偷地在做收心操,還以為會看見小朋友一臉憂鬱,沒想到他們開心地給了我好幾個擁抱,還有位小朋友興沖沖地把作業拿給我,然後跟我說:「老師我好想妳,好想趕快跟老師上課!」讓我的心好暖,立刻打起了精神,準備好接下來這學期跟他們一起努力。另外,這學期班上有位小男孩轉去了韓國學校,讓我捨不得了好久,結果註冊日當天,校長帶了位小男孩到我面前,說他是從中國來的轉學生,我領著他認識學校的環境,與他的母親聊了聊天,然後他們母子倆就回家了。

  班上多了位轉學生,讓過去我在書上讀到的很多狀況題瞬間活了起來,除了他與班上同學的接觸與相處,還有他在中國學習的是拼音,需要從頭學習與適應注音符號,而簡體字要適應正體字也是一個問題,另外不同的文化想必會在班上激起一些漣漪,看來這學期對我而言會有許多不同的學習以及挑戰呢!

 

 

第十八週 12/19-12/23

  這個星期是期末考週,同學們為了最後一次考試而努力,老師們則在為學生的寒假作業還有成績結算忙碌著。

  對於這次寒假作業,我設計的重點是將所有內容集中在一整本,我與六年級的導師合作,各自發揮所長,由他來設計數學領域的作業內容,而我負責設計文科的作業內容,文科內容我設計了字詞習寫、部首、文字遊戲、成語、閱讀、作文,還有閱讀心得等等的學習單,希望除了將這一學期需要複習的地方濃縮之外,還附上許多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期多加補足的練習部份。 

  期末考的成績出爐,我將其與前兩次的成績加以對照,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狀況穩定許多。由於自身的專業是在於華語教學的部份,所以我最關心的還是同學們的華語表達程度,我回顧了期初、期中還有期末的大家的華語聽、說、讀、寫能力,有幾位同學的口語表達進步地十分顯著,八月剛開學的時候,他們只能用片段的句子和單詞來跟我溝通,但是到了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較為流暢地跟我敘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了;有些同學在口說部份還是需要多加練習,需要更多的鼓勵還有表達機會,但是他們在其他三方面的敏銳度明顯增加,也有相當的進步。

  回過頭來,我也對自己這半年的表現進行了反思。在僑校擔任導師實習,以過往的認知來說,不太算是真正的華語教育,不像以前受的訓練,學生們走進教室就是為了學華語,但又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華語教育,因為妳的一言一語對孩子來說都是語言輸入,妳與孩子的關係會很直接的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從這角度來看,教師的責任似乎更大,且也更不能鬆懈。這半年以來,我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必須全方面地摸索和學習,在這過程中,我更了解了自己在各方面的長處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也一點一點地明白了社會生態,以及世界之大,而自己還需要不斷精進,才能朝目標一步步地邁進。回台灣之前,我整理著滿箱的行李,也打包著豐富的收穫,接下來的假期,要為自己好好充電,更用心地面對下個學期! 

第十七週 12/12-12/16

    這個星期在複習期末考的內容,大家開始如火如荼地準備這學期的最後一次考試。

    為了慰勞隨著考試來臨而壓力與日俱增的同學們,所以我用當初從台灣帶來珍珠,煮了一鍋珍珠奶茶給他們嚐鮮,有些人曾來過台灣,非常喜歡珍珠奶茶,所以一聽到我煮了珍珠奶茶,立刻跳起來歡呼,但是從沒喝過珍珠奶茶的那些同學們,則是一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表情,盯著一粒粒黑色的「不明物體」,不過喝了之後,大致上的接受度還滿高的,直到最後我看見有些人的杯底剩了好多珍珠,我問他們:「不喜歡嗎?」然後他們用力地搖頭,答:「吃多了好像在吃青蛙的蛋!」。(順帶一提,韓國人是不太喝奶茶的,連賣場裡都很難看見奶茶的蹤影哦!)   

    這個星期,也舉辦了班上的最後一場活動──「期末競標」,每個人都精心地準備兩樣小禮物帶到學校,我也準備了許多小禮物,還包括當初從台灣帶來的,然後大家可以用這個學期所獲得的獎章來競標這些禮物,整場活動的氣氛熱鬧高昂,差點將屋頂都給掀了起來,同學們也突然意識到原來平時累積的獎章有多麼重要,希望這能在班上造成良好循環,下個學期同學們能對平時考試還有平時表現更加積極來獲取獎章。

 

    另外,這個星期還發生了一個意外的小插曲,我接到附近補習班老師帶著怒氣的簡訊,希望跟我約時間見面,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我立刻反應這件事需要小心處理,因為那間補習班跟我們學校的關係一直都很緊繃,所以會主動跟我聯繫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當天晚上,我抱著忐忑的心情依時間赴約,本以為和老師碰面的氣氛會很僵,但沒想到一見到老師,老師的表情立刻軟化許多,並邀請我一起共進晚餐。在晚餐談話的過程中,了解了老師找我的原因,原來是我們班的一些同學為了逃避責罵,所以在我跟老師的面前互相拿我們當作擋箭牌,例如:我問他們為什麼沒寫作業,他們說是補習班老師要他們不要寫,但其實老師的原意是希望可以利用他們在補習班的時間講解數學等理解性的題目,而生詞習寫的部份則是留到回家再寫;而他們在補習班寫作業時筆誤,來學校被我糾正的時候,他們就回補習班說,我說老師都講錯,諸如此類的小事情,讓老師的心理累積了許多不快,所以決定找我對質,但老師表示在與我談話以後,她相信我絕非有那樣的意思,而我也敘述了真實的情形給老師聽,所以老師漸漸地對這件事釋懷,然後我們吃了一頓愉快的晚餐。

    這半年的實習中,發現了許多角色之間的微妙關係與平衡,一件事情會因不一樣的立場而有全然不同的認知,而我也將從中虛心學習該如何應對進退。 

第十六週 12/5-12/9

  這個星期的說話課就要讓各組上台發表了,在發表之前,我利用了幾天的中午空閒時間,安排每一組分別來找我練習台詞,一開始先從發音著手,帶他們一遍遍地練習正確咬字與聲調,接著練習慢慢地在聲音裡加入感情,最後練習與組員間的默契。剛開始大家有點放不開,老是笑場,所以我就先當示範,用誇張地語氣和聲音表演給他們看,漸漸地,大家也玩開了,沒一會兒就能把自己的角色詮釋得維妙維肖,甚至開始期待發表的那一天了呢! 

   戲劇配音活動發表當天,我在教室前放了兩張桌子,並用布將桌子蓋住,每一組帶著做好的角色布偶,躲在桌子後面,用手控制著各自的布偶。每組的表演十分有趣,節目內容包含了改編的龜兔賽跑、吵架的胖子、DOMO的聖誕節,還有綜藝搞笑節目,同學們看著各組準備的表演,笑得連屋頂都要掀掉!我雖然一邊幫各組錄影,一邊仔細聽著同學們的台詞,為他們的咬字評分,但也忍不住被同學們的創意還有逗趣的表演給逗笑了。

   這次的說話活動雖然準備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且需要教師加倍的費心,但是我覺得十分地值得且具有學習效果,同學們也從中得到了偌大的樂趣。

 

 

  這個星期,我幫班上的女生們上了一堂課「女生的健康課」。會決定幫她們上這堂課,是因為最近班上有些女生下課時會偷偷跑來找我,抱著不安和害怕的心情,要求與我「私下談話」,然後跟我說她們遇到的成長發育問題,所以我決定幫她們上一堂女生的健康課,讓她們更了解與照顧自己。我選了一個中午時間,將女生們集合在教室,然後關心她們有沒有遇到一些發育上的問題,我本來以為有些女生會感到害臊,或是不敢開口,但沒想到大家很放心地、爭先恐後地想要跟我說她們的狀況,包含胸部開始痛痛的、內衣要怎麼穿、生理期來了等等。我一開始先跟她們介紹女生的生理構造,接著解釋女生的發育階段,要她們別擔心,遇到這些狀況表示她們開始長大了,然後我一一的回答她們的問題,也介紹了女生的生理用品,還有保養自己身體的方式,。

     曾經有位同事跟我說,其實當老師的,不要覺得自己在孩子的人生裡是多重要的角色,在我們所有的心血付出裡面,只要能有一件事情,影響到孩子,就已經十分有意義了。在幫女孩們上這堂課的時候,看見她們專注和好奇的眼神,讓我覺得自己或許做了一件小有意義的事,以課程來說,這件事本不在我的教學範圍內,但是以導師的身分來說,我認為自己絕對責無旁貸。過了幾天,遇到某位女學生的母親,她說她十分高興我幫孩子們上了這堂課,因為我們班的健康老師是男生,女同學們多少會有點彆扭、不敢提問,所以她聽孩子說到我利用課外的時間,讓她們更了解自己,感到非常感謝。

   當初為了磨練自己,所以主動接下擔任「導師」的實習機會,這畢竟不像目標中的華語教師那樣的單純,就在語言教育中下功夫,但是卻讓我在語言課以及其他課程中,都更體悟到「教育」的意義以及重要性,使我受益良多。

 

第十五週 11/28-12/2

  這個星期的說話課大家開始籌備戲劇配音活動,首先三個人為一組,共同編寫一本劇本,規定其中要有三個角色,且每個角色的台詞須二十句以上。這是同學們第一次做這個活動,他們感到十分的新鮮且興致勃勃,看見每組三顆頭擠在一起,用不甚流暢的中文討論劇本,我在一旁不禁莞爾。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教室裡走動,除了協助他們不會寫的字詞,也糾正他們台詞的錯誤語序,下個星期各組的劇本就會陸陸續續地完成。

  這次的活動旨在結合華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同學們可以藉由自己以及組員的力量,合力完成一部小品,待他們將劇本完成以後,我會從頭檢閱,檢查每句台詞的正確性、劇情的流暢性等等,然後於台詞訓練以及發表的過程中,進行數十次的正確輸入。平時於每日的課程中,很難得有機會能就一樣正確的東西反覆練習數十次,所以我這次想要利用這個活動,讓同學們自己創作,然後由我來掌握內容的正確度,讓他們於趣味中也能有效地學習和吸收。 

   這個星期我自己做了一鍋茶葉蛋,帶到學校給同學們吃,華僑學生大都熟悉那樣的調味,並且十分地喜愛,纏著我下次再做給他們吃,而出生於韓國家庭的同學的反應則是非常有趣,他們看見茶葉蛋的第一眼就被嚇到了,怎麼有食物是深咖啡色的?然後等鼓起勇氣咬了一口以後,皺著眉頭跟我說味道像是藥一樣,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第十四週 11/21-11/25

  本週的說話課,我讓同學們進行了描述詞彙的練習,採用學過的幾課國語課文中的詞彙,一方面是他們已經知道了詞彙的意思,只需要用自己的講法描述出來即可,另一方面則是溫習學過的詞彙。由於班上同學們的中文表達能力不同,所以我先請三位中文表達程度較高的同學到台上,我來出題目,然後他們敘述給台下的同學聽,由台下分組的同學來猜出是哪一個詞彙,進行競賽。整個活動的氣氛非常高昂,台上的人說得起勁,台下的人也努力地聽、努力的猜,一輪過後,台上的三位同學會進行更換,讓大家都有機會可以說話及表達,看著平常不太敢開口說中文的同學,為了要幫自己的那一組拿到分數,也盡力地描述詞彙,甚至帶上一點肢體動作,我感到十分欣慰。

  下一週即將進行的活動是戲劇配音活動,三個同學一組,一起構思劇本,製作道具,我會領著他們進行台辭訓練,然後最後每組帶著他們的玩偶上台發表,表演給大家看。 

 

  在僑校,雖然教材是中文教材,但是小朋友們平常都是說韓語,回家也都是用韓語和家人溝通,所以即使在學校老師鼓勵並且規定大家盡量地用中文談話,也還是防不勝防,而有些同學較為被動,對自己的中文沒有自信,所以就需要老師來帶動,還有製造他們口語表達的機會,對於這一點,我在學期開始前曾用心地思考過,除了課堂上設計的活動以外,我希望自己是位與學生十分親近的老師,是位學生們願意與我分享生活大小事的老師,所以我常常與同學們聊天,下課時總是待在教室,直到下一節課快打鈴時才離開教室,中午吃飯時間雖然同學們吵吵鬧鬧,我也總是待在教室裡吃飯,而同學們也總會在這些空閒時間窩在我身邊,跟我講講昨天發生的事,或是最近的煩惱,像是牙齒又搖動了,還有媽媽終於答應買電動了等等的事情,雖然這樣的做法會感覺沒什麼喘口氣的空間,但是我還是打算持續下去,藉此關心小朋友們的生活,也增加他們口語表達的機會。 

 

 

第十三週 11/14-11/18

  這週就是演講比賽了,我們班上每位同學的準備情況不一樣,有人把整篇文章都背了起來,有些人卻記得零零散散,我表面上對這樣的情況很不高興,表示要求,但是心裡卻很開心他們在這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生難字詞、成語,還有改正了許多字的發音。

  往常的演講比賽形式是同學們上台,台下有校長和導師來進行評分,而正式比賽的前幾天,我和六年級的老師決定擴大今年比賽的規模,讓學生們能感覺到這是場正式的比賽,並且訓練膽量,所以我們將禮堂布置了一番,邀請校長以及所有有空堂的老師來擔任評審,邀請其他班級前來進行觀賽,並且製定評分標準,另外於比賽當天安排了攝影老師,記錄這次比賽。

   比賽當天,我帶著我們班的同學們在比賽前練習了一次,大部分的同學表現得不錯,台風也不錯,少部份的同學因為沒有準備完全而顯得很慌張。比賽開始,我們班的同學輪番上台,有些同學因為過於緊張,所以忘記了文章內容,有些同學能發表出整篇文章,不過也是因為緊張而肢體顯得生硬。比賽完後,我領著同學們回到教室,大家的表情與早上來上課的時候全然不同,全都如釋重負的樣子,我告訴他們,比賽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比幾個星期前進步了許多,我也依著他們的表現給予了獎章還有鼓勵,鼓勵他們也可以在校外多參與各項競賽。

  過了兩天,比賽結果揭曉,班上同學好幾位都拿到了優等,也有不少位同學拿到了甲等,主要比較要多加訓練的是台風和肢體,大家因為這次的比賽結果士氣大振,對自己的中文也多了些自信,我也再次的鼓勵同學們,並期許下學期的演講比賽,在台風和肢體部份多加訓練。

 

 

 

第十二週 11/7-11/11

  這個星期我改完了月考考卷,發下成績單,令人欣慰的是班上同學的成績大幅地進步了許多,我想這表示學生與我都漸漸地摸索出了對彼此的要求,以及上課的節奏,經過了這次月考,我稍稍地放心了,班上情況似乎比一開始進入狀況且穩定了。 

   考試結束後,我開始反思,從學期開始到現在有關於我對教學的調整,剛開始的時候,我完全不了解學生的程度以及問題,所以許多事情都是依著先前既有的模式運作,但後來發現那太過於強迫與生硬,與我所認知的教學模式不太相同,所以漸漸地發展出自己的步調和模式,然後隨之而來的是教學內容的程度問題,課程與學生程度不符,導致學生"吞嚥困難",在不能改變教材的情況下,老師就必須學著改變自己,我開始思忖在這樣的教育裡,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後來,在與幾位家長的談話中,我發現家長們將孩子們送到僑校,最大的期盼還是希望增進孩子們的語文能力,而家長對台灣老師的要求和期待就是希望我們和孩子們不斷地對話與溝通,在思考了一段時間過後,我慢慢地調整自己,該敎的課程都還是依照進度進行,但是將實用的部分汲取出來,有時也會依情況延伸和擴充,然後持續地在課堂上以及日常對話裡重覆和加強,一段時間以後,成效一點一點的反映在學生們的語言上面,課本上的字詞不再只是生硬的白紙黑字,學生開始會應用在平時的會話上了。教材與學生程度之間,時時刻刻都在拉扯,也成為了我每天都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繼月考之後,迎面而來的是四五六年級的演講比賽,這項競賽對我們班的同學們而言有點過於困難,他們平常一句話都不太能說得完整,遑論是長篇大論?但這當然也是個讓學生們學習的機會,所以我將這項競賽的目標放在訓練他們的發音、台風以及膽量。在了解了以往的比賽模式以後,我依著每位學生們不同的程度,分別選了十二篇不同的文章讓他們背,並為他們解釋整篇文章的內容以及生詞,而接下來幾天的步驟就是先讓他們背熟文章內容,然後訓練他們的發音及表達。

      在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們常常會感覺到挫折和沮喪,因為他們過去極少閱讀整篇的文章,且其中又會參雜著些許成語和生難字詞,唸出來是挑戰,背起來更是挑戰,所以這一週身為老師的我也有種作戰的感覺,領著他們面對眼前的障礙,並且無時無刻注意著牠們的心理狀態,給予偌大的鼓勵,想盡辦法藉這次機會得到成就感,影響往後的學習動機,而非造成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