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始 新成員 研習會試教 華教分級

                    老師們的寒假結束囉!回到學校再次見到老師們覺得好親切。
這一週,從台灣來的三位役男和五位文藻大學實習生,也加入了中巴華語教師行列,一次來了八位和我年齡相仿的實習老師,讓華文部更是熱鬧。

     星期一是大使夫人與幾位老師用心籌畫的「第一屆第一次華文教師研習營」,與會人數共二十五人。這一天,有兩組老師分別就大夫人針對聽說教學,帶入3P教學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設計一套試教課程,並引導其他教師一同構思、設計Practice,Production。我負責責試教的部分是Practice,著重反覆練習,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有侷限性的口語活動中複習上節課學習的目標語句和對話。

一‧帶領學生複習前一節課所學的內容。
二‧搭配所學的生詞引導學生學習新句型。帶領學生在遊戲中反覆練習目標句型,鞏固學生所學;透過分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相互激盪和學習。
1.悄悄話對不對:讓學生在遊戲中練習造句,同時加強聽與說的能力。

   星期二,我們帶領新老師認識環境,也一同討論年度計畫、開學應做的準備及注意事項。更令我開心的是,大家各自分享自己過去在教學上的經驗與收穫,每一位老師的分享都獲得共鳴,當下的我很享受那種了解別人、被人了解的心情,也從老師們的分享中,發現了以往沒有過的想法和做法,在彼此的分享中,我覺得自己慢慢的在長大,很開心有這麼難得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可以跟這麼多經驗豐富、教學新穎的老師學習,真的非常幸運。

     這一年,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學校的華語教學預備有著新的突破。以前依年級教授,卻因為一個班裡學生程度不盡相同,引響了教學成效。過去一直存有分級教學的目標,卻因為教師不足,未曾實行。為了有效達到分級教學目標及果效,我們花了幾天的時間參考華測、兒童華測各種能力測驗的試題及題型,再依學生使用過的教材出題。語言能力分班教學令我們非常興奮及期待,但前置作業也費了不少功夫,希望可以有很好的開始。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繼續加油。

 

 

準備第一屆中巴華文教師研習會 教學試教

暑期班結束後,放一個星期的假,緊接著就是上班了! 

駐巴大使夫人 為提升巴拿馬中文教學的品質及果效,計畫於下星期一於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學校,舉辦第一屆第一次華文教師研習營。邀請全校華文教師之外,還邀請任教巴拿馬大學、巴拿馬科技大學的華文老師,以及剛從台灣來的役男、文藻大學實習生一同參與。此活動大使夫人倡導「華文教學三個階段3>>P(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於活動前兩週,夫人特別用心地請每一位與會老師填寫「成功教學經驗」和「不成功教學經驗」表單,希望能夠先了解每一位老師對華語教學的看法作法。也安排幾位老師準備自編教材,套用3P教學法上台試教。

我和一同實習的學長很榮幸地被邀請示範如何將學生生活內容融入華文教學三個階段。這週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同一組的兩位中巴資深老師編輯設計教案、教材,還錄製影片、花時間試教,再做修改…。準備的這段時間,我們一起討論、分析、檢討、修改,讓我學到了很多,也充實了很多。很感謝這個機會,雖然帶點壓力,但也促使我成長。非常期待下星期一的表現,加油。

暑期班最後一週

                這週主要是幫學生做總複習及總評量。來巴拿馬半年,我發現了一點,有從其他老師確認了我的發現「巴拿人非常樂天」。樂天很好,但到了考試不在乎、考差也沒差的程度就不是很好。我發現學生們在考前沒有像台灣小孩會積極複習,他們就像平常一樣在玩樂。他們會因為考的超級開心,但考差了嘆一口氣又衝出教室玩,彷彿沒有這件事似的。從小就很在乎成績,會因為考差就哭的我的眼裡,真不知道如此樂天是好是壞。但我知道一件事:「要為自負責」。結束了暑期班教學,我對自己仍感到一點失望,甚至懷疑自己。我似乎沒有老師的威嚴,學生們喜歡我,但可能因為我是好脾氣好臉色的年輕老師,所以學生對我好像少了點尊敬,班級秩序在我的課上跟當地資深老師的課差不一樣,學生們上當地老師的課時都不講話,在我的課上卻很自由似的。我想我應該更努力向其他老師學習甚或自己發現,我希望能有不用兇,或者不用擺一副嚴肅的臉的方法。

這個月結束了,接下來五個月要更加把勁,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學習,繼續加油。 

暑期班第三週

第三週,學生和我有了更融洽的教學互動!
繼上個星期的省思,這週我改變了原定教案的教學內容,小心翼翼地設計最適合學生們的教材內容,希望他們不會學得太吃力,但卻能從中得到滿滿收穫。

這週參考了華文網電子書入門級《五百字學華語》第三課:「這是什麼?」搭配了常見的量詞及生活物品作為教學架構。
希望學生能夠學會用中文開口問「這是什麼?」,除了生活常見物品,更加入了量詞教學,開啟他們對中文量詞的概念。
剛開始我在發問,請學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時,學生習慣皆用「個」量詞。舉例來說,有些學生回答「這是一鉛筆」或「一書」。
事實上「個」是一個非常廣泛可使用的量詞,有時候某些物品就算有更正確的量詞,替換為「個」也算為錯誤。學生們也常常因為量詞感到頭痛,我認為,量詞教學應循序漸進,待學生掌握了原則再加入新的,也可新舊作為比較,加深學生印象。

這週我放慢了點教學速度,捨棄老師希望學生可以達到多好的想法,轉向學生的角度,我更多的幫助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反覆練習,達到吸收所學進而熟習所學。學生們的反應令我非常開心,成果更視乎我意料,兩個班都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可以認字、明白字義、並完成句型重組,更棒的是他們可以不用拼音讀完課文對話。為了要確認學生是真認得詞彙而不是把句子背起來,我也拆字考驗讓學生,很開心學生們很認真的學習,有良好的學習成效。

教學除了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興趣,過程更要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一課「這是什麼?」對這群對中文沒有太大興趣的學生,我採取了在學習中遊戲的方法,利用PPT設計一些不是太簡單也不會太難的遊戲,吸引那些好動、不專注,也愛玩遊戲的學生,他們特別喜歡挑戰,他們可能不是覺得可以得到老師的肯定很棒,而是覺得我闖過了這個遊戲關卡了,超棒!期待下一關! 下一關也要順利闖關!很成功的,他們為了闖關,得到了更多的收穫。學生和老師都開心。

一次次的上課,然後下課,每一次都會省思自己在課堂上的教學,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好、更豐富。 

暑期班第二週

Summer school第二週,兩個班級有著不同的班性,七年級班有幾個學生容易不專心、聊天講話,影響班級秩序;八年級班則較認真、專注。因此,兩個班雖然都以零基礎到入門級的中文程度設計教材,但八年級班的上課進度卻相對的快了幾步。漸漸的,學生熟悉了我的教學,我也更認識了這群學生。學生們這個星期也進步了不少,有些本來不敢開口說中文的學生,更有自信的回答了我的問題;有些不喜歡按老師要求做筆記的學生,也變得更主動抄寫,他們的進步以及學習態度的轉變,令我非常的開心。然而,這個星期大家的小考成績卻沒有很理想,除了看看學生的考卷,我更自我省思,找到了原因:老師的教學內容出問題。

上個星期為了要評估學生的中文能力,以及讓學生不在暑期班剛開使就對中文感到困難,我以中文自我介紹為主題,讓學生學會用中文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學生的學習成效非常好,於是我決定在這一週原本的PPT教材做一點補充,提升一點挑戰,也希望學生學到更多。然而,我的思慮不周,讓學生在一週扣掉考試天,只有四堂的中文課裡一下子要學好多東西,導致消化不良,成效不佳。這週主要是幫助學生更熟悉中文數字,加入量詞教學,以及與數字相關的句型及對話。教量詞、句型及對話時,我給了超過學生學習能力的生詞量。尤其為要讓學生辨析量詞的使用,我補充了些生詞。四堂課裡要學這麼多,很不容易,學生的學習成果當然會相對退步。

這次的經驗,提醒我謹記要時時站在學生的角度,不要心急著給他們更多。教會比較多要來的重要。我會更努力的,一次次的挫折都是讓我向上的墊腳石,記取每一次的經驗,繼續加油。 

暑期班第一週

這個星期是 summer school 第一週,老師們就提醒我們“要注意學生有沒有到了學校,卻不進教室上課在校內逗留!”
收到這份叮嚀,我不再像半年前剛來時會擔心緊張,反倒是握緊拳頭揚起嘴角的想著:我不會漏掉任何一位學生的Laughing 

第一天,看了看名單,兩個班級的學生平均十五人,不像平常一個班就三十幾個學生,因此我非常開心,如此一來我更能掌握住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班級的秩序也相對地容易管理。然而,令我疑惑的是, 兩個年級都有一些中文成績很好的學生報名了中文班, 一問之下,才得知是父母親幫小孩報名暑期班時,也「順便」報了中文班!

暑期班的目的是為中文程度落後學生做補救及輔導,卻也來了可以有B1-B2程度的中國小孩,讓我不得不為這些學生擬定另外的目標。我讓這些少數可以用中文對話的學生,花更多時間在寫字上。因為過去半年的經驗,我發現這些中國家庭長大的小孩,聽、說、讀的能力都非常好,但寫起字來對他們來說卻是一項挑戰。舉例來說:他們可以說出「妳好漂亮」,甚至用常用的形容詞形容一個美麗的事物,要他們嘗試寫出來卻格外困難。因此,我利用這週的教學主題「我會用中文介紹自己」,在教導其他學生的時候,也引導他們慢慢地把自己的自我介紹「寫」出來。有時候也會請他們協助其他在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要同時兼顧到兩邊程度差異之大的學生,實在很不容易。

這星期的學習主題是「我會用中文介紹自己」,剛開始,我嘗試用基本的自我介紹評估學生用中文自我簡介的能力,發現學生好多是表現出一副「好像聽得懂,但又不確定,因此不知道該回答什麼」的表情。我一點一點的給提示,才又喚起他們的一點記憶,他們用零碎的字詞拼湊出不正確但我能懂的話,有些學生雖然努力的講出了一完整個句子,卻是答不對題。

我很開心可以幫助他們重新學習,一天一天我帶領他們學習自我介紹的相關詞彙、句型和對話等,透過不斷的反覆練習對話及問答,幫助他們記憶,也利用遊戲讓他們更積極的動腦學習。最後一天,我請他們填寫個人資料的表格、用中文做基本的自我介紹。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完成表格,口說的自我介紹雖然不是流利,但進步非常多,看到他們一週這麼大的進步,替他們到開心。

暑期班才開始,我會繼續加油的。 

結束假期,準備迎接暑期班教學

      第二週的假期,把握最後一週假期,同時也慢慢調整作息,為下週的暑期教學做好準備。
每一天都盡可能達到自己行事曆上的規劃,不論是語言學習、讀書、看看網上華語教學相關訊息、完成暑期教案及教材抑或是放鬆自己的休閒時間。
我依暑期班學生的先備知識,為他們設定的目標如下:

一.能用中文做基本的自我介紹。內容有年齡、生日、來自哪裡、在哪讀書、興趣等。

二.能認讀數字、基本量詞的使用及知曉應對常見的有關數字(句型)問答。如:日期、星期、數量、年齡、年級、生日。

三.能認識並活用身體部位及各種顏色的生詞,達成老師指定的任務。

四.能習得教室及校園內常見物品的生詞,並應用所學之方位詞達成老師指定的任務。

     對於教暑期班很陌生,但我非常期待能帶領學生更進一步,更希望讓他們對一直困難的中文有所改觀。希望我的教學不僅可以讓他們在開學銜接新知時不感吃力,更希望可以帶來一些的影響力,讓這些原本對中文有些抗拒、不喜歡中文的學生可以對中文產生興趣。同樣身為學生的我,非常了解學習若少了興趣,是很辛苦的。兩週的暑結束了,我準備好出發了,迎接新的挑戰!繼續加油! 

暑假

        十二月的末了,老師們也放暑假了,我和同來實習的學長有兩個星期的假期可以好好放鬆、充電。我們跟著幾位老師去吃大餐、看看電影、逛逛街,也在家裡讀讀自己喜歡的書、跟台灣的家人朋友們彼此分享著半年來的經歷、收穫與改變…。除此之外,我們也安排時間設計接下來「暑期輔導班」教案及教材,我負責的年級是七、八年級。暑期輔導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在一個月內協助每班中文成績落後的學生趕上進度,讓他們在開學後銜接新知時的較無負擔。

         雖然放假了,學校的主任能心繫著我們,兩次邀請我們參加學校行政人員的餐會,我和學長都感到備受照顧。再一個星期就要迎接新的挑戰了,在暑假上課,學生們可能相對浮躁,希望自己能將課室秩序管理做得更好,更希望我能讓學生對中文敞開心房,接受它、認識它、喜歡它。 

學季最後一週

         這週主要是在做最後的成績確認,校長和老師們開會評估學生的總成績和品性。家長們在最後兩天來學校領學生成績單,並和老師溝通學生的問題。我很開心,雖然臨時教了大班一哥月,卻得到了一些學生家長的肯定,他們帶著感謝的口吻向我示出學生明顯進步的成績,也表示學生自從上了我的課就比之前要認真,讓我感到好感動,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肯定我,但用心付出是給願意學習的孩子,
能得到這些回虧,是老師們最大的喜悅。

學校和校內老師們的互助社分別辦了兩場聖誕餐會,我們搭車前往hotel和餐館用餐,一次是巴拿馬餐,一次是中國餐。大家吃完飯後欣賞表演,也一同跳起舞來,好不熱鬧!這是我從沒有過的經驗,覺得新鮮,覺得可貴,覺得感謝。

接下來連續兩週的短假,再來就要上暑期班了,希望這段休息時間可以好好充電和省思,下個半年在各方面都要做的更好。
期待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期待自己有更多的成長。

中巴畢業典禮

         週一是巴拿馬母親節,是為國定假日,所以不用上班上課。星期二一到學校,空蕩蕩的操場、走廊和教室,少了學生的校園,安靜了許多,卻也有些不習慣。老師們整理著要給下一屆學生延用的書籍,也數算著新書;有些老師也著手寫起教學報告,回顧著這個學季的工作內容、達成目標、活動項目、使用教材、測驗項目及數目、教學方式和學校的實行項目,大家都在忙著為這個學年做最後的結尾。

         星期五是學生畢業典禮,副校長於星期三向老師們報告工作內容及分工事項,星期四學生和老師做一次預演。畢業典禮當天,上午舉行九年級和十年級科班的畢業典禮,家長和長官都前來參加。與台灣的畢業典禮不同。被叫到名字的學生走上台領證書,兩個年級總共將近有200位學生,從第一位上台到最後一位下台。接著唱了兩首歌,其中一首是巴拿馬國歌,唱完後,學生在掌聲中一一走出禮堂。與其說畢業典禮,不如說升學典禮,因為這些學生仍然會繼續於中巴就讀,直到十二年級畢業。

         參加了早上的畢業典禮,覺得特別,但有由於學生們還會繼續一起讀書,少了畢業的感傷。晚上十二年級畢業典禮,讓我大吃一驚,來參與典禮的家人朋友個個盛裝打扮,畢業生也是西裝筆挺、跟鞋禮服的,更令我訝異的是,畢業生都套上了袍子、戴上方帽!整場猶如台灣的大學畢業典禮般的隆重。父親牽著女兒,母親牽著兒子,在歡呼喝采中依序步入禮堂。頒獎時,家長也牽著學生走向台前,學生上台領獎,家長在台下仰著頭微笑著,領完獎,家長幫孩子撥帽穗,再送上擁抱。一幕幕如此感人得畫面,就算看了一百多對也不嫌膩。

         很開心有機會參與到當地的畢業典禮,和台灣的大有不同,但喜悅和感動都在。希望可以體驗更多不同的活動,開闊我得視野。